四老堂诗

好是清班冠紫宸,抽身便作最閒身。
疏梅茂竹几多目,曲槛方池随处春。
两两脊令听自好,重重华萼见长新。
灵椿一树婆娑甚,稳覆家庭四老人。

作品评述

《四老堂诗》是宋代仲并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四老堂的景象,以及其中的清雅氛围和美好的生活状态。

诗中描述了四老堂的环境景色。清班冠紫宸,意味着这个地方的氛围优雅清幽,仿佛是紫宸殿中的一片宁静。疏梅茂竹,说明四老堂周围种植了许多疏落的梅花和茂盛的竹子,增添了一份自然和生机。曲槛方池,叙述了四老堂周围有弯曲的栏杆和方形的池塘,随处都洋溢着春天的气息。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抽身于尘世纷扰,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抽身便作最閒身,意味着他远离了繁忙的世俗纷扰,过上了宁静悠闲的生活。诗中的四老人是指四位年长的成员,他们和睦地生活在这个地方,相互陪伴,且各自从事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互相倾听着彼此的话语。

诗中的灵椿树是四老堂中的一棵树,婆娑甚,形容了它婆娑摇曳的景象。稳覆家庭四老人,说明四老人的生活稳定而幸福,他们相互扶持,共同守护着这个家庭。

整首诗以清雅的语言描绘了四老堂的美景和四老人的幸福生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四老人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宁静、和谐和幸福生活的向往。这首诗给人一种宁静悠然的感觉,让人陶醉其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诗意的韵味。

作者介绍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禄丞,晚知蕲州。

诗词推荐

晓发龙江第一程,诸公同济似登瀛。海门日上千峰出,桃叶波平一棹轻。横锁已沈王濬筏,投鞭难阻谢玄兵。片时喜得东风便,回首钟声隔凤城。

小摘乱青黄,开尝馥香气。持比千户封,真成败人意。

才过中年百念轻,独于风月未忘情。贫将入骨诗方好,事不萦心梦亦清。万卷难图金马贵,一篷当与白鸥盟。幸然不作诸侯客,犹恐江湖说姓名。

读报欣然共赋诗,古来忠佞各殊岐。彼犹愧见蒋颖叔,君盍自期刘器之。恶草剪除虽一快,芳兰销歇已多时。怀哉康节先生语,作事莫教人绉眉。

鹄袍换绿契初心,旋赐银绯与紫金。堪念纷纷名利客,对花应是叹侵寻。

银红衫子半蒙尘,一盏孤灯伴此身。恰似梨花经雨后,可怜零落旧时春。

卜筑华堂已八年,花因旧植有新添。广寒何待中秋到,明月清风即步蟾。

茅舍荒凉旧固陵,汉王城对楚王城。徐州烟火连丰沛,天下还来屋角争。

采花枝上宝旛新,看遍秦山楚水春。村舍不知时节换,傍檐百舌苦撩人。

未闻东观奏书成,俄见西南万里行。从坐何关李都尉,补亡犹待褚先生。心悬黄犬沈来耗,耳惯青驹祗旧鸣。时节私庭差自慰,凤将雏去雁随兄。

城头画角催夕宴,忆前时、小楼晚。残虹数尺云中断。愁送目、天涯远。枕清风、停画扇。逗蛮簟、碧妙零乱。怎生得伊来,今夜里、银蟾满。

雨被北风吹作雪,水愁东海亦成冰。

毫端偶集一微尘,何处溪山非此身。狂客思归便归去,更求敕赐枉天真。

偶来溪上纵闲吟,泉石深藏便有心。莫拟他年访幽迹,白云青嶂更难寻。

畴昔方壶游戏地,群仙步履相从。明黄衫子御西风。佩环金错落,羽葆翠璁珑。骑鹄翩然归去路,吹箫横度青峰。夜深河汉冷秋容。前驱香十里,飘堕月轮东。

七字开缄粲陆离,元非剑气烛圜扉。夜光信出老蚌壳,锦段遽分邻女机。庭赋繼今行北阙,市娼过眼忽南威。蜚腾可但荣亲计,我亦他年得儁归。

康王观里采芝田,董奉家边种杏坛。双屩一筇行到处,应寻岩室养神丹。

元良属上德。率土被中孚。汉幄朝无怠。周门夕复趋。桓经既受业。贺拜且尊儒。壮志谐风雅。高文会斗枢。铿锵叶舞蹈。照烂等琨瑜。沟水惭雄伯。漳川仰大巫。鲍鱼艼入俎。钓鳖匪充厨。叔誉恒词屈。防年岂滥诛。

逢花逢月便相招,忽卧云航隔野桥。春恨与谁同酩酊,玄言何处问逍遥。题诗石上空回笔,拾蕙汀边独倚桡。早晚却还岩下电,共寻芳径结烟条。

芸阁登儒拜黼衣,凤凰来泊凤凰枝。待教黄阁调元去,暂对青藜下烛时。身到三山真得路,君留群玉几题诗。十年前访岷峨事,也作书郎慕左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