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纯臣端公使契丹奠祭

汉庭遣奠阏氏幕,二月阴山雪未销。
行尽黄沙春不见,哀缠碧眼魄谁招。
已将厚礼施殊俗,更录专辞入本朝。
名马赠归多爱惜,北风嘶处竞萧萧。

作品评述

《送朱纯臣端公使契丹奠祭》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汉庭派遣奠阏氏幕,二月阴山的雪还未融化。
走过黄沙,春天却看不到,悲伤缠绕着碧眼的魂魄,谁会招引它们?
已经将厚礼送给了异域的使者,更将专门的文辞记录在本朝。
送赠的名马多么珍爱,北风呼啸之处竞相凄凉。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宋代朝廷派遣使者奠祭给契丹的情景。诗人以凄凉的笔触表达了对逝去的人的思念和哀悼之情。诗中描述了阴山上的残雪,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黄沙和春天的缺席则暗示了岁月的荏苒和人事的无常。诗人通过描写碧眼魂魄的悲伤和哀缠,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诗末提到了送赠的名马,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珍爱之情。北风的呼啸则增添了凄凉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表达了对逝去的人的思念和哀悼之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事变迁,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时光的流转相结合,展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诗中的黄沙、春天的缺席以及北风的呼啸,都为诗词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了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离合。诗人对逝者的深深珍爱和怀念之情,通过送赠的名马一词得以体现。整首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和凄美的情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呼儿为我整乌纱,不是无心学孟嘉。要摘金英满头插,明朝还是过时花。

东极来千里,边城月再盈。隔江皆虏聚,问地半胡名。鼙鼓连山动,风沙拂面生。和戎谋已拙,两鬓雪花明。

残春风雨绕檐声。山空分外鸣。闲来落佩倒冠缨。尚余亲旧情。人不见,句还成。又听求友莺。濯缨一曲可流行。何须观我生。

老钱工作赵昌花,残绿依稀姤五瓜。正叔晦翁凡六说,始知辅嗣大争差。

白鹤招人反旧庐,奋人落落晓星疏。正伤邢璧埋黄壤,又叹燕椿非老株。不见登山灵运屐,空悬下泽少游车。死於平世君奚憾,鸿雁嗸嗸未奠居。

松风鸣,侧耳听,扪腹而笑,贼精贼精。咦,千古万古得人憎。

郁郁佳城颍水涯,素旌今见出重扉,不逢玉鼎仙丹转,忍见春风画翣归。马鬣起封占鹤表,锦书赐邑得乌衣。须知千古芳魂在,漠漠孤云岭上飞。

三以囊封入紫微,一星今夜出朗闱。贾谊幸无湘水谪,知章乞得镜湖归。乘潮不等诗人别,望阙恨忧谏者稀。笠泽门前古松下,他时容我借矶。

银甲弹冰五十弦, 海门风急雁行偏。故人情怨知多少, 扬子江头月满船。

蜀中有杜处士 ,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而一牧童见之,拊掌见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漫道闺中飞破镜,犹看陌上别行人。

山侗入道,远离巢窝。专心一志如何。决要烟消火灭,保养冲和。谁知因而借宿,稍相违、便起风波。伤功行,起无明怪劣,诗曲嘲他。蓦想从前自咒,将身比驴牛,象马驼骡。追悔无由,不免放效廉颇。专专负荆谢罪,望吾师、痛挞则个。琢磨过,免教真性,再见阎罗。

归来成倦客,随分乐闲居。供佛换新水,课儿温旧书。已荒三迳菊,且种一园蔬。来往多邻舍,余无长者车。

要知今日谢枋得,便是当年许月卿。

落魄江湖七十翁,欲持一笑与谁同?萧萧雪鬓难藏老,寂寂蓬门可讳穷?好句尚来欹枕处,壮心时在倚楼中。无涯毁誉何劳诘,骨朽人间论自公。

霜蹄削玉慰馋涎,却退腥劳不敢前。水饮一盂成软饱,邻翁当午息庖烟。

杼悲情虽滞。送往意所知。空座几时设。虚帷无久垂。暮气亦何劲。严风照天涯。梦寐无端际。{忄敞}恍有分离。意念每失乖。徒见四时亏。

民不知兵物自华,表忠消得老碑夸。虎符龙节故王国,凤舞鸾飞今帝家。遗庙断垣低槲叶,荒村旧井湿桐花。冯夷尚怕潮头弩,一望西兴渡口沙。

扶母犹可免,弃君安所之。可能共母载,忍不授君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