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傍桃树

为爱桥边半树斜,解衣贳酒隔桥家。
唐人苦死无标致,只识玄都观里花。

作品评述

《路傍桃树》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桥边的桃树斜斜倚靠,
解开衣衫,借酒高家。
唐人忧愁死去,不知道玄都观里的花。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棵斜倚在桥边的桃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绪。诗人解开衣衫,借酒高歌,可能是为了排解自己的忧愁和烦恼。诗中提到的唐人,指的是唐代的文人墨客,他们常常在文学创作中表达着对人生苦短、世态炎凉的忧伤之情。然而,他们却不知道玄都观里的花,这里可能是指一种美丽的景色或人文景观,暗示了诗人对于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或对更美好事物的向往。

赏析:
《路傍桃树》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活场景,通过对桃树、衣服和酒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的桃树斜倚在桥边,形象生动,给人一种倦怠和颓废的感觉,也暗示了诗人心境的倾斜和不稳定。解衣贳酒的举动表达了诗人想要放松心情、排解烦恼的愿望,同时也突出了诗人的孤寂和无依无靠的境地。

诗中提到的唐人苦死无标致,表达了诗人对唐代文人的遗憾和痛惜。唐代以其文化繁荣而闻名,然而在诗人看来,唐人们虽然才华横溢,却忧愁而死,缺乏真正的美感和追求,对于美丽的事物只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领会到其中的内涵和价值。而玄都观里的花则成为了诗人心中的一种向往和遥不可及的美好,象征着追求精神境界和艺术境界的理想境地。

整首诗词以简短的文字勾勒出诗人内心世界的情感和思绪,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比,表达了对生活的矛盾感受和对更高境界的向往。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独特情感和审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人们对于生活的思考。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春阳入我圃,窗户弄喧景。幽池明可鉴,翠竹列如屏。折枯呈紫茎,掊坟见红颖。端居阅时序,人事谢参省。生才不济世,不如守闾井。聊慕庄氏说,处阴以休影。兴来读我书,兴尽煮吾茗。崔侯乃同好,每见辄自警。守道心常晏,感时叹屡永。边隅事未宁,豪俊当驰骋。西麾覆妖巢,北指

江边灯火似秋萤,哀怨山歌不可听。自怪今春牢落甚,禅房止酒读黄庭。

攀翻聊复得晴景,抖擞貂裘季子尘。岂有好事来载酒,独怜幽鸟解唤人。二毛衰晚端不恨,五鼎突昔元未珍。乘把小红娱老眼,他时细说淮南春。

一色三军雪染衣,拔山气力陡然衰。三王事业无多子,却是良平不得知。

少年辞魏阙,白首向沙场。瘦马恋秋草,征人思故乡。暮笳吹塞月,晓甲带胡霜。自到云中郡,于今百战强。

端居有所思,美人碣石北。别来已十年,时时梦颜色。朔风吹海云,白昼成昏黑。猰貐齿如剑,麒麟斗相蚀。岂无三月粮,宁乏长风翼。畏此不敢往,抚膺长太息。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裁生罗,伐湘竹,帔拂疏霜簟秋玉。炎炎红镜东方开,晕如车轮上裴回,啾啾赤帝骑龙来。

莫问天台落日愁,桃花片片水悠悠。寒窗一闭秦箫月,惹得人呼燕子楼。

仲冬多美曝,散步有余真。老树槎牙晚,初花的烁春。清歌动落日,远岫得幽人。空返无佳句,知为暮霭嗔。

名山阅万古,明月来几时。顾游属中秋,万里云雾披。心间境亦静,月满山不移。况兹九曲溪,正漾清涟漪。呼舟星村来,十客琴觞随。此客俱不心,洒落同襟期。居然命钓艇,造席不复疑。陶兀入醉乡,伴我老不羁。临流振衣袂,飒飒刚风吹。银盘转岩阿,两川光渺瀰。崚嶒大王峰,嵌窦

凄凉少陵老,梓州九日诗。朝廷入梦想,弟妹天一涯。我亦困羇旅,千古同其悲。不忍嗅新菊,惟思咏江蓠。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

碧瓦春城十万家,可怜夫子独堪嗟。园林犹有前朝木,冠盖难寻故主花。亭瞰夕阳邻古刹,池通野水见晴沙。天然操尚无尘滓,合住蓬莱弄彩霞。

穆穆韶华生紫禁,迟迟春箭下青宫。良辰已庆加元服,大国爰闻拜景风。

春云如兽复如禽,日照风吹浅又深。谁道无心便容与,亦同翻覆小人心。

一出新意矣。暇日先生以词寄示,且徵予作,既又获见桥李诸俊用所拟,益切奇出,阅诵累日无厌。因悟古人作长短句,若慢则音节气概,人各不类,往往自民一家。至于令则律调步武句语,若无大相远者,间有奇语,不过命以新意,亦未见其各成一家也。所以令之拟为尤难,强欲逼真,不

御沟西面朱门宅,记得当时好弟兄。晓傍柳阴骑竹马,夜隈灯影弄先生。巡街趁蝶衣裳破,上屋探雏手脚轻。今日相逢俱老大,忧家忧国尽公卿。

得米还求涧底薪,始知天地有穷人。年开八秩宁赊死?官及三儿不救贫。药尽无如医偃蹇,囊空那办酒逡巡。柳条萱草添愁思,不似寻常见早春。

新蝉忽发最高枝,不觉立听无限时。正遇友人来告别,一心分作两般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