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朱熹的《挽周侍郎二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jiě shǒu hán jiāng kuò , jīng xīn yè hè x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惊心:内心感到震动或吃惊惊心动魄
解手:解手,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jiě shǒu,指分手、离别;排泄大小便;解决、处理。见《宋书·庾登之传》:“ 幼绪语人,吾虽得一县,负三十万钱, 庾冲远乃当送至新林,见缚束,犹未得解手。”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原诗
忆昔趋丹阙,看公上玉除。
民饥深献纳,主圣极欷歔。
解手寒江阔,惊心夜壑虚。
朅来空老泪,无地别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