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它山

登陆由来说四明,它山胜地久驰名。
龙眠巨堰两岸下,鳄吼奔流一水清。
瑶阁钟鸣群动息,金轮鼓奏百旦惊。
后来水政谁研究,肯兴云涛更主盟。

作品评述

《游它山》
登陆由来说四明,
它山胜地久驰名。
龙眠巨堰两岸下,
鳄吼奔流一水清。
瑶阁钟鸣群动息,
金轮鼓奏百旦惊。
后来水政谁研究,
肯兴云涛更主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应枢所作,以写游览它山之美景为主题。诗中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它山的自然景观和历史背景,表达了对它山的赞美和对其发展的期望。

首先,诗人提到四明,指的是闽南的四座名山(武夷山、鳌阳山、巴陵山、群山)。他说这些山脉由来已久,以其胜景闻名遐迩。

接着,诗人描述了龙眠巨堰。龙眠巨堰是它山著名的山水景点,两岸山峦环抱,巨堰险峻。水流湍急,尽显水势与山势的壮美。他提到了舌鳄的嚎叫声,预示着湍急的水流,也显示了它山的雄浑之美。

然后,诗人描述了瑶阁的景象。瑶阁是它山的一处古迹,它的钟声轰鸣,引得群动寂静,金轮鼓声震撼百官耸立。这里应该代表着奇观景点和古代官员聚会的场所,也体现了它山的繁华和博大。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水政的期望。他问后来的水政官员谁会研究它山的发展,谁会主导云涛的兴起。表达了他希望有人能够开发利用它山的水资源,使其更加繁荣昌盛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它山景观的描写,展示了其壮美和繁荣的一面,寄托了诗人对它山发展的期望。

诗词推荐

黠儿蒙蔽聚群阴,岂料云收杲日临。坏证遗忧与宗社,捷书分喜到山林。擎天毕竟还高手,偃月从初谬用心。客自京师传吉语,放歌不觉有和音。

葱岭书如积,银钩墨尚新。前身虞学士,今代卫夫人。曲水修兰禊,明珠采洛神。更令添此帖,急就不须珍。

今岁清诗欠百篇,强寻笔砚意茫然。秋风有句君知否,合在严光钓濑边。

密叶阴沈夏景新,朱栏红药自为春。香於兰芷偏饶艳,画入缣绡未逼真。已恨芳华难驻景,可堪愁卧动经旬。三年想爱须留恋,不为江头酒味醇。

寄宿翠微颠,身疑入半天。晓钟鸣物外,残月落岩前。

西北有高楼,缥缈齐紫清。周栏十二折,飞鸾结丹楹。上有弦歌女,充耳以黄瑛。当窗弄白日,颜若苕之荣。阳阿奋哀响,梁欐有遗声。不惜厉清商,零霜飞园英。谁为听之者,皎皎自知明。幸承遗褋眷,同车以遐征。

溪深一股渌浮浮,桥断人归拿小舟。烟淡云黄来暝色,青山数叠不遮愁。

红雪霏霏入燕泥,朝来犹是可怜枝。春风葵麦玄都观,可是刘郎见事迟。

今作贤良策,中兴未一陈。文章如汉士,家世亦齐人。遇合嗟云晚,忠嘉慨莫伸。朔风吹墓草,毁誉付千春。

逐鹿营营一梦惊,事随流水去无声。黄沙日傍荒台落,绿树入穿废苑行。遗恨分香怜晚节,胜游飞盖想高情。我来不暇论兴废,一点西山入眼明。

万山不许一溪奔,栏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晓随丝辔饭僧坊,丞相祠堂一瓣香。试问神仙蒲九节,何如名德菊孤芳。高山仰止堪模楷,百世闻之尚激昂。我辈此来深有意,岂专泉石癖膏肓。

绮席铺兰杜,珠盘折芰荷。故园留不住,应是恋弦歌。

人来人去空千古,花落花开任四时。白鹤泉头茶味永,山僧元自大曾知。

纫兰缀芳佩,远驾振灵修。王城似海无际,泛若一轻舟。谁着朱衣白简,老坐凝床十日,双鹘漫横秋。落日壮心在,不负鬼神幽。笑咿*,惊肮脏,竟何求。丈夫出处义在,不用计行留。万事味来嚼蜡,只有济时一念,未肯死前休。驱马出东郭,聊以散吾忧。

郡守轻诗客,乡人薄钓翁。解怜徐处士,唯有李郎中。

阙下憧憧车马尘,沈浮相次宦游身。须知金印朝天客,同是沙堤避路人。威凤偶时因瑞圣,应龙无水谩通神。立门不是趋时客,始向穷途学问津。

间倚天台看曙霞,自然龙汉度无涯。暂来演道明光殿,归去乘跷太上家。帝简赐歌旌火枣,世人何处访桃花。到山若赴昆仑会,还控青鸾白凤车。

六月门前暑似炊,殿堂深处未曾知。晚凉浴罢思归去,更为松风伫少时。

再向江淮把一麾,民情可但不能欺。来时叔度嗟何暮,去日何公苦见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