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卢陲

得之一元,匪受自天。
太老之真,无上之仙。
光含影藏,形于自然。
真安匪求,神之久留。
淑美其真,体性刚柔。
丹霄碧虚,上圣之俦。
百岁之后,空馀坟丘。

作品评述

《留别卢陲》是唐代崔少玄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赞颂卢陲为主题,表达了对卢陲的景仰和对他的仙人之道与永恒存在的向往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得之一元,匪受自天。
得来的真道,是来自于一种超凡的境界,不是天赋的。
太老之真,无上之仙。
太老的仙人,至高无上的神性。
光含影藏,形于自然。
光明包容着阴影,以自然的形态存在。
真安匪求,神之久留。
真道的安宁不需要寻求,神仙之道永远存在。
淑美其真,体性刚柔。
美好的真理,表现了刚柔并济的特性。
丹霄碧虚,上圣之俦。
红红的苍穹,碧蓝的虚空,是至高无上的圣贤之伴侣。
百岁之后,空馀坟丘。
百岁之后,只留下了空空的坟丘。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于卢陲仙人及其追求真理的仙人之道的赞美。作者通过运用对自然的描绘,将卢陲仙人与自然相联系,形容了他的至高无上的神性与真理。同时,也表达了对永恒存在和追求真理的向往和敬佩之情。全诗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和对卢陲仙人的景仰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层次感。

作者介绍

郡望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汾州刺史崔恭之女。18岁嫁卢倕,随夫之任闽中。后家于洛阳。自称为玉皇侍书玉华君谪转人世。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卒,传为升仙。

崔少玄的生平

  崔少玄,是唐代汾州刺史崔恭的小女儿。她的母亲梦见神人,穿着丝绸衣服,驾着红色的龙,拿着紫色的匣子,在碧云边际把它交给了其母,其母就怀了孕,十四个月生下少玄。少玄出生后异香袭人,容颜端庄秀丽,世上所少有,天青色的头发盖住了眼睛,耳垂上的玉坠拂到双颊,右手有字,写的是“卢自列妻”。十八年后,少玄嫁给了卢陲,卢陲小字叫自列。结婚一年多,卢陲到闽中任从事,途中经过建溪,远望武夷山。这时,忽然看到一片碧云从东边山峰飘过来,云中有位神人,戴着翠绿色的帽子,穿着大红色的衣服,向卢陲问:“玉华君来了吗?”卢陲觉得这话问得奇怪,就反问道:“谁是玉华君?”神人说:“您的妻子就是玉华君。”后来卢陲回去告诉了妻子,他的妻子说:“扶桑夫人、紫霄元君果然来迎接我。事情已经公开了,难再隐瞒。”于是整衣出去会见神人。互相谈了很久,但都是天人的语音,卢陲没有办法辨清她们说些什么,呆了一会儿就作个揖退回去了。卢陲给他妻子下拜,询问她,她说:“少玄虽然是通过娘胎养育的人,但并非父母阴德所积。从前,我位居无欲无为玉皇左侍书,称号是玉华君,掌管下界三十六洞学道之流。每到秋分那天,就拿着簿书来寻访有志学道的人。我曾经被贬降,犯的过失是与同宫的四个人,在退居静室时,对寻访学道之人发感慨,恍惚间像是有什么欲念。太上老君责罚我,把我贬居人间作您的妻子。二十三年过去了,又遇到紫霄元君已前来这里,现在不能再对您亲近依附了。”到了闽中时,少玄每天独自在静室居住。卢陲感到惊奇,也不敢轻易地跨入她的房间。常常有女真人到来,有时两位,有时四位,穿着长长的生丝细绸衣服,梳着古式鬟髻,全身闪着光芒,照耀如同白昼,到少玄静室拜访。她们登堂入室,床榻相连,通宵说说笑笑。卢陲去看看,她们都说些天人的语言,不能听明白。试着问少玄,少玄说:“神仙的秘密,难再泄露,沉累太重,不可不隐。”卢陲谨守妻子的告诫,也常常隐讳其事。等到卢陲罢官,其父崔恭又解下官绶,得以在洛阳安家。卢陲因为妻子的誓言,也不敢向崔恭陈说泄露其事。二年后,少玄对卢陲说:“少玄的父亲,寿数在二月十七日终止。我虽然是神仙中的人,但生在人世,因为有抚养之恩,如果不救他,就屈枉了我的报答之心了。”于是对她的父亲说:“大人的生命将在二月十七日终止,少玄受到您辛劳养育的恩惠,不能不保护您。”就打开深红色的箱子,拿出扶桑大帝金书《黄庭》、《内景》之书,送给她的父亲,说:“大人的寿命,正常的寿数已到终极了,如果没有这本书,不能救您免死。今天我将它交给您,可以读一万遍,用来延长十二年的寿命。”于是让崔恭沐浴之后面朝南跪着,少玄对着几案,授以功章,写在青纸上,用素函封固,向上帝奏报。又召来南斗注生真君,让他附奏上帝。不一会儿,有三个穿大红衣服的人从空中降下来,跪在少玄面前,进献精美的食品,喝了三杯酒,手拿功章而去。崔恭觉得这事太奇异了,就偷偷地向卢陲询问,卢陲不告诉他。经过一个多月,少玄把卢陲叫来告诉他说:“玉清宫中我的那些真人伙伴,将在太上老君处替我洗雪。现在再召我去作玉皇左侍书玉华君,主管化元精气,并施布仙品。我将要返回为神,还于无形,再去侍奉玉皇,回到玉清。您不要泄露我这些话,给我父母留下遗念。又因为救父之事,泄露了神仙之术,所以不能久留了。人世的情谊,从此结束了。”卢陲跪在她的面前,感愧地流着眼泪说:“我只不过是下界的蚁虱一类小人物,亵渎玷污了上仙,将永远沉沦于浊秽之世,不能飞举升天。我请您明白地赐教,来救我经久难愈之病,我永久不忘您的大恩。”少玄说:“我留诗一首,把它留赠给您。我们上界天人的文字,都是云龙篆字,下界的人见到它,或损或益,也没有领会它的,我当拿笔把它记录下来。”

  她留下的词句是:“得之一元,匪受自天。太上之真,无上之仙。光含影藏,形于自然。真安匪求,神之久
  留。淑美其真,体性刚柔。丹霄碧虚,上圣之俦。百岁之后,空余坟丘。”卢陲拜了又拜,接过了她的题辞,但不明白词句的内容,就跪下请求她讲解贯通,来为他指明。少玄说:“您对于道还没有熟习,上仙的诗句,昭明须有一定时间。到了景申年间,遇到琅琊先生,他能通晓其意,那时给您解开疑团,才能见到天路。没明白之前这段时间,您只应保藏它。”话说完,少玄就死了。过了九日安葬时,抬起棺材好象是空棺,就打开棺材察看,才发现少玄只留下衣服,象蝉蜕皮那样走了。少玄在娘家住了十八年,在闽中住了三年,回到洛阳二年,在人间二十三年。后来,卢陲和崔恭都保藏她留下的诗,遇到儒家道家估计应当通晓的人就拿给他们看,但一直没人明白。到了景申年间,有个九疑道士叫王方古,他的祖先是琅琊人。他游华山回来,途中在陕郡停留,当时卢陲也在陕郡路过,因为谈诗饮酒晚上聊天,谈论到神仙的事。当时聚会中的人都重道崇德,各自搜求那些奇异的事。殿中侍御史郭固、左拾遗齐推、右司马韦宗卿、王建都与崔恭有旧交,就向卢陲细问少玄的事情。卢陲掉下了眼泪,为他的妻子所留的诗根本没人明白而感到憾恨。王方古请他把那诗句拿出来,吟咏了一会儿,就懂得了那首诗的意思。他叹息说:“太无之化,金华大仙,也有传给后学的吗?”这时座中之客都敬听其辞,王方古一句一句地解释,流畅得像穿珠一般,一共说了几千言,才尽解其意。于是命卢陲执笔,把王先生解释的话全部写下来,题目叫作《少玄玄珠心镜》。好道之人,家里大都收藏它。

诗词推荐

一纸盟书换战尘,万方呼舞却沾巾。崇陵访沈空遗恨,郢国怜怀若有人。收拾金缯烦庙算,安排钟眉颂宗臣。小儒何敢知机事,终望君王赦奉春。

贫至今年剧,真无地置锥。判愁停贳酒,忍病罢迎医。性嬾非关老,天穷岂坐诗?秋风还欲到,便可数期颐。

修眉画就莫求工,自昔常闻妒入宫。不为无人芳自吐,也胜能白又能红。

岱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岝崿既崄巘。触石辄芊绵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石闾何晻蔼。明堂秘灵篇。

雪散因和气,冰开得暖光。春销不得处,唯有鬓边霜。

古镇门前去,长安路在东。天寒明堠火,日晚裂旗风。塞馆皆无事,儒装亦有弓。防秋故乡卒,暂喜语音同。

庭空若无地,霜月不自寒。姮娥天上人,腊月犹冰纨。放开玻璃镜,转向碧玉盘。人间水晶域,万象梨花团。骨冷不成寐,起行自槃珊。巡檐不敢下,恐堕江海宽。沆瀣入毛骨,清风生肺肝。有鹤东南来,飞鸣堕我前。吾与汝仙去,仙家无岁年。

易道皆万变,万彙寄一易。大道降九流,至理散方术。譬犹八面窗,八方可从入。譬犹九达衢,九轨所由出。道术虽二致,殊途极归一。得醫为仓扁,得法为轨革。郭氏探锦囊,甘心步璇历。勿谓所执微,垂名等籍籍。易庵挟四技,每技探易赜。技分易不精,君独精以密。我愧绝韦编,所得

班杨秉文史,对院自为邻。馀香掩阁去,迟日看花频。似雪飘阊阖,从风点近臣。南宫有芳树,不并禁垣春。

拂霞疑电落,腾虚状写虹。屈伸烟雾里,低举白云中。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念兹轻薄质,无翅强摇空。

大奴担簦挈壶餐,小奴笼鸡约孤犭屯。雪斑鹿前双婉娈,水云牯背三温黁。中有玉立而长身,幅巾野服为何人?云是永明之隐君,身有黑子七星文。自从夜读《葛洪传》,便觉白日生青云。解冠径挂神武门,蜜灵尚拜君王恩。句容洞天元第八,茅家弟兄遁秦腊。飞宫三接十二楼,下听华阳海

秋日无远晖,秋草无美姿。残蛩吊白日,寒鸟悲空枝。时节一如此,余出怅安归。强歌不成音,还坐空涕垂。感动百虑游,触心遂纷披。弃捐勿复道,日暮眠吾帷。

灵云亲说悟桃花,端的无疑眼里沙。纵使玄沙言未彻,相逢且喫赵州茶。

野客从来不解愁,等闲乘月海西头。未知南陌谁家子,夜半吹笙入水楼。

千金高堰合。百顷浚源开。翻逢积翠浪。更识昆明灰。猿啸风还急。鸡鸣潮即来。时看青雀舫。遥逐桂舟回。

盈枝点缀雪花鲜,环映清流分外妍。应是东君归骑速,不如坠下玉丝鞭。

赫赫作镇,幽朔之垂。兼福我民,食哉具宜。克配彼岳,有严等衰。蠲我灌礼,其敢不祗。

山乡仍水国,玉露更金风。置印龟{左冉右龜}上,扬鞭马首东。勤渠莲幕客,款曲绣衣翁。言我坐诗累,至今依旧穷。

露下竹风清,孤楼恰二更。天垂沧海极,月转大江横。道味穷时熟,诗情旅次生。飘流何所拟?泰华一毛轻。

草底蛩吟。烟横水际,月澹松阴。荷动香浓,竹深凉早,销尽烦襟。发稀浑不胜簪。更客里、吴霜暗侵。富贵功名,本来无意,何况如今。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