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咏

我自常安乐,凡情勿笑耶。
云生诸洞府,棘不放仙花。
地卑三光照,天开五色霞。
未知何所是,善愿理交加。

作品评述

《逍遥咏》是宋代皇帝宋太宗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逍遥咏

我自常安乐,凡情勿笑耶。
云生诸洞府,棘不放仙花。
地卑三光照,天开五色霞。
未知何所是,善愿理交加。

中文译文:
我自巍然安乐,凡俗之情无需嘲笑。
云彩在各个洞府中生长,棘刺无法扼杀仙人之花。
大地虽然低微,但三阳光照耀;天空展现五彩霞光。
尚未知晓何为真正的逍遥,但美好的愿望与道理交织在一起。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宋太宗对逍遥自在生活状态的追求和思考。诗人自称常安乐,即他常常感到安乐自在。他提到凡情勿笑,意味着不应嘲笑世俗人情。云生诸洞府,暗喻仙人隐居之地,而棘刺无法扼杀仙人之花,传递出诗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保护。地卑三光照,天开五色霞,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界的赞美,以及对天地之间奇妙景象的感叹。最后,诗人坦言他尚未知晓何为真正的逍遥,但他愿意不断追求美好的愿望和道理。

赏析:
《逍遥咏》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宋太宗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和思考。诗人通过对凡情不笑、仙花不放等形象的描绘,展示了自己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珍视。他通过描述大地和天空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赞美之情。诗人并未给出明确的逍遥定义,却表达了对美好愿望和道理的追求,这种追求是人类内心深处的向往。整首诗词简洁而富有意境,给人一种宁静自由的感觉,引发读者对逍遥自在生活的思考。

作者介绍

宋太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太祖弟,封晋王。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迴文偈颂》二十五卷、《迴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迴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爲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採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迴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爲第十七卷。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爲第十八卷。

诗词推荐

藩篱小鸟何甚微,翩翩日夕空此飞。只缘六翮不自致,长似孤云无所依。西城黯黯斜晖落,众鸟纷纷皆有托。独立虽轻燕雀群,孤飞还惧鹰鹯搏。自怜天上青云路,吊影徘徊独愁暮。衔花纵有报恩时,择木谁容托身处。岁月蹉跎飞不进,羽毛憔悴何人问。绕树空随乌鹊惊,巢林只有鹪鹩分。

十里湖光镜样平,银潢一带向东倾。寺从杨柳阴中出,僧在莲花会上行。佛地也容担板汉,梵音莫近采菱声。我来借榻醒尘梦,归去吟诗韵更清。

岩岩风采百工师,龙马精神海鹤姿。宫女犹传洞箫赋,都人今作衮衣诗。幸逢尧舜癸贤日,正是皋夔相国时。圣主伫知宣室事,甘棠何止郡人思。凤历推来恰半千,高名千古重于山。降因天下思姚宋,世有斯文属孔颜。异俗已传吾父至,中原今仗老臣安。玺书几日来宣室,走马传宣夹路看。

西望沙羡东秣陵,湓江中道是归程。柳阴系缆人归后,频有黄鹂三四声。

竟夕柴门掩,无心接缙绅。山中多乐事,世上少全人。诸吕几亡汉,商翁不仕秦。柴桑深僻处,亦有晋遗民。

雁山本在云海中,波涛千古相撞舂。泥沙洗尽见山骨,岩壑所在皆玲珑。是谁一口吸水尽,平地卓立成奇峰。至今往往有遗迹,相传渺漭何能穷。我乘单车来自东,佳处千数一览空。晚登四十九盘顶,旷望巨海烟濛濛。群山错立不知几,朝日照耀天霞红。是閒瑰奇定多有,鲸波掩蔽深莫通。

偶分鱼竹到稽山,处士林泉一望间。岁月自随流水远,姓名长与白云闲。鉴中人去荒遗迹,溪口僧来写旧颜。何日放船访岩薮,吾门高第约跻攀。

邵阳拙政一年余,不暇精思及远图。且了眼前无饿殍,家家温饱是良谟。

云气吐吞兮天目之腹,乳潭沉沉兮鸭潭煜煜。徐伍朝往而暮来兮双碧鹿,可挽而舞兮侑以天风步虚之曲。

寒水篱根二尺,莫愁艇子能容。纤纤细步到房栊。青蛾匀黛浅,粉指掠云松。忆食忆眠忆坐,好春长定相逢。侍儿一一小名重。卷衣孙秀秀,灭烛许冬冬。

南山雪色老于菟,镜里功名镊髯须。袖裹白巾渠信否,樽前一掷看呼卢。

仰头看月见新鸿,形影双飞玉监中。呼我作卿方举酒,更烦佳句赏高度。

往岁追欢地,寒窗梦不成。笑谈惊半夜,风雨暗长檠。鸡唱山椒晓,钟鸣霜外声。只今那复见,仿佛似三生。

悠悠行迈远。戚戚忧思深。此思亦何思。思君徽与音。音徽日夜离。缅邈若飞沈。王鲔怀河岫。晨风思北林。游子眇天末。还期不可寻。惊飙褰反信。归云难寄音。伫立想万里。沈忧萃我心。揽衣有余带。循形不盈衿。去去遗情累。安处抚清琴。

犬吠知船解,村墟尚闭门。霜泥黏缆尾,冰水阁潮痕。撇撇鸊鹈去,纤纤舴艋昏。梅湖到不远,寄信向田园。

晓动人语喧,门开探骑发。冠盖相后先,烟尘互明灭。出城寒寺静,苍松带余雪。驱马傍前庑,投鞭坐僧榻。畏风依蒲团,拥裘学趺结。曈曨晓日升,逶迤旆成列。到官今年五,踽踽几持谒。执板手有痕,脱冠顶无发。将迎迹愈多,应接面常热。野性素旷荡,人事苦羁绁。久愿整归驾,渡汾

雪岭孤松老,曹溪滴水寒。谁知今夜月,犹是昔时看。

军垒初分太守麾,马头南去有光辉。吏人郊外迎飞盖,父老溪边指绣衣。到日岭梅含细蕊,昔时乡树长新围。世间得意多遗旧,谁肯柴荆数款扉。

行乐及时时已晚,对酒当歌歌不成。千里暮山重叠翠,一溪寒水浅深清。高人以饮为忙事,浮世除诗尽强名。看著白蘋芽欲吐,雪舟相访胜闲行。

使君闲如云,欲出谁肯伴。清风独无事,一啸亦可唤。来従白苹洲,吹我明月观。门前远行客,青衫流白汗。问子何匆匆,王事不可缓。故人钱与李,清庙两圭瓚。蔚为万乘器,尚记沟中断。子亦东南珍,价重不可算。别情何以慰,酒尽对空案。惟持一榻凉,劝子巾少岸。此风那复有,尘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