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刘景文所藏王子敬帖绝句

家鸡野鹜同登俎,春蚓秋蛇总入奁。
君家两行十二字,气压邺侯三万签。

作品评述

《书刘景文所藏王子敬帖绝句》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家鸡野鹜同登俎,
春蚓秋蛇总入奁。
君家两行十二字,
气压邺侯三万签。

诗意:
这首诗词写的是苏轼给刘景文所书写的王子敬的帖子。诗中描绘了家养的鸡和野生的鹜一同登上宴席,春天的蚓子和秋天的蛇都被装入了贮藏箱中。诗人赞叹了王子敬的家境富庶,用两行十二字来表达了这一盛况,其气势仿佛压过了邺侯的三万印章。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王子敬家境的描绘,展示了他的富贵和显赫地位。家养的鸡和野生的鹜同登上宴席,暗喻了王子敬家中的酒宴热闹且丰盛。春天的蚓子和秋天的蛇被装入贮藏箱中,意味着王子敬家中财富的积累和丰富。诗人用简洁的语言,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示了王子敬高贵的地位和富足的生活。

最后两句"君家两行十二字,气压邺侯三万签"则进一步夸张了王子敬的富贵之象征。两行十二字意味着宏大的豪华场面,而邺侯三万签则是对他权势显赫的直接暗示。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形式,将王子敬的家境和地位以生动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以视觉和心灵上的冲击。

这首诗词通过对王子敬家境的描绘,展示了苏轼对富贵生活的羡慕和赞美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于权势和地位的思考。通过凝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苏轼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奢华的场景,使人眼前一亮,深感诗人的才华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九重尊贵位中人,灿灿星图拱北辰。活计四时调玉烛,家风万世运金轮。区分群象布淳化,囊括二仪怀至仁。算数不能穷寿量,南山苍翠镇长春。

问君家在离骚国,句里应含兰芷香。邂逅宜春须小住,要期倾倒锦为囊。

香断寒炉古庙空,金毛一去了无踪。分明曾得真消息,犹有参天十万松。

昔日任公子,期年钓此鱼。无由见成岳,聊喜识专车。皎皎连霜月,高高映碧渠。陶潜虽好事,观海只披图。

惊崖却立挨斜日,老桧前临接断烟。水鸟负暄闲整翼,山禽相贺已晴天。

少年情事宛留痕,触拨时时梦一温。秋月春风闲坐立,懊侬欢子看销魂。

乳窦相从几弟兄,忘形骸外又忘情。炊香好甑和箩饭,鼠粪无端污却羹。隣僧扣齿,诉不平声。折筹何妨挑剔去壁根不到碍人行。

邂逅遮留阅岁寒,山肴溪蔌且同盘。不忧绝学商量少,只怕新诗属和难。

值乱行何适,随缘住亦安。能将石虎辈,只作海鸥看。

贾傅遗踪在,君于此泛莲。不应卑湿地,犹着广寒仙。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衡山余所管,拟结草鞵缘。

不忘西来意,开窗西复西。柳悬鱼怒颊,蒲缚蟹团脐。县近更传信,寺围钟到齐。山翁出山处,放杖得新题。

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尘无自性,揽真成立。拟和其光,同亦俱失。外既匪宽,内亦不窒。是义非虚,亦复非实。庵中主人,如玉处石。作如是观,千载一息。

坚卧非由病,端居不是斋。世情元自薄,人事固多乖。晨饭炊稊米,宵行点豆秸。昔人言可用,第一忌安排。

俗间佳节自忽忽,老去悲秋又客中。青嶂卷帘三面月,黄花吹鬓几丝风。十年故国新栽柳,万里他乡旧转蓬。谁与安排今夜梦,片帆飞到小篱东。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击缆几回行。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亦生。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急遣烹。

飞阁临无地,巨区可平吞。高岩耸怪石,老木缠云根。人散鱼虾市,帆归葭苇村。每来豁尘虑,不妨频款门。

万事萦心空岁月,一分春色已尘埃。檐前雨脚何时断,陌上遨头几日来。寒束幽花如有待,风延啼鸟苦相催。明年此会各南北,趁取官闲共酒杯。

坐一走七,横三竖四。大方量人,全身担负。普化铃铎,杨岐驴子。

的皪轻临宋玉墙,世间颜色尽凡妆。病夫欲作天花观,无奈时时得暗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