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郑承事所作惠兰三首

郑君欲与兰写真,心神暗与兰俱春。
诗家三昧正如此,境融意会今何人。

作品评述

《题郑承事所作惠兰三首》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陈鉴之。这首诗词描述了郑君(可能是指郑承事)与兰一起创作诗文的情景,表达了诗家的境界和诗意的融合,以及对当代诗人的思考。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郑君欲与兰写真,
郑君想与兰一起创作真正的诗篇,

心神暗与兰俱春。
心灵与感觉与兰一同融入春天的氛围。

诗家三昧正如此,
诗人的境界就是如此,

境融意会今何人。
能够将境界和意境完美融合的人,现今有谁能做到呢?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郑君与兰一起写作的场景,表达了诗家的境界和诗意的融合。作者将诗家的创作境界比作"三昧",指的是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意味着诗人沉浸在创作的境界中,达到心神合一的境地。在这个境界中,诗人的心灵与感觉与自然的春天融为一体,达到了一种高度的融合与和谐。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当代的诗人能否达到这样的境界的思考。这里的"境融意会"指的是将境界和意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诗歌既有境界的深邃,又有意境的美感。而作者的反问"今何人"则显示了他对当代诗人能否达到这个境界的疑问和担忧。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诗家境界和意境融合的思考,展示了对于当代诗人创作水平的期望和反思。

诗词推荐

紫宸朝罢听传餐,玉饵琼肴出大官。斋日未成三爵礼,早春先试五辛盘。回风入仗旌旗暖,融雪当筵七箸寒。调鼎十年空伴食,君恩一饭报犹难。

风餐露饮橘州仙,胸次清於月样圜。侠客偶遗金弹子,蜂王捻作菊花钿。

关河犹未息风尘,孤负春来绿草茵。莫报淮南近消息,题诗且慰白头人。

五杂俎,流苏缕。往复来,临行语。不得已,上马去。

隐者似孤云,都忘厌与忻。渔樵每争席,鸾鹤自为群。地僻云常满,山高日易曛。蹲鸱煨正熟,不与俗人分。

暴楚狂秦席卷中,谋臣战将各言功。端知四百绵炎祚,只属商山秃鬓翁。

爱此江边好,留连至日斜。眠分黄犊草,坐占白鸥沙。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罥晴空。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野兴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少微夜夜当仙掌,更有何人在此居。花月旧应看浴鹤,松萝本自伴删书。素琴醉去经宵枕,衰发寒来向日梳。故国多年归未遂,因逢此地忆吾庐。

雀食野人田,燕栖公子堂。野情饥亦乐,依人难久长。

战伐已闻初卸甲,耘耔却喜近添丁。前年小稔应堪望,雪后平畴宿麦青。

兰佩秋风冷,茱囊晓露新。多情多感怯芳辰。强折黄花来照、碧粼粼。落帽参军醉,空樽靖节贫。世间那复有斯人。目送归鸿西去、一伤神。

闲花浪蕊不知名,又是一番春草生。病起小园无一事,杖藜看得绿阴成。

草堂存老我,茅屋著而翁。门户两家异,溪山一趣同。夜炉榾柮火,春阁杏花风。何惜盟吟社,浮尘付过鸿。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国人莫知。隐长又贤,诸大夫扳

成性存存,用志不分。又何患乎,不到古人。

避地歌招隐,耽幽此卜居。词华二陆后,形胜六朝余。山鬼窥青管,江妃扈赤书。悠然东壁下,宛挂两银鱼。

圣孝动天,瑞则应之。帝开绍熙,天实命之。三宫燕娱,爱且敬之。禁籞翠华,时联幸之。万葩其春,彩服映之。玉色怡愉,霞卮{荧去火加酉}之。岂乐行都,民物盛之。乾坤同欢,康衢咏之。于牣灵沼,鱼鸟泳之。天光下临,邦家庆之。煌煌牡丹,奇产并之。帝王称觞,亲捧迎之。巍巍太

江郊葱曨,云水蒨绚。碕岸斗入,洄潭轮转。先生悦之,布席闲燕。初日下照,潜鳞俯见。意钓忘鱼,乐此竿线。优哉悠哉,玩物之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