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畅五根并五力。

出自宋代代的《渔家傲》

出自宋代的《渔家傲》

拼音和注音

yǎn chàng wǔ gēn bìng wǔ lì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五根:1.佛教谓能生一切善法的五种根本法。即信根(信奉佛法),精进根(勤修善法),念根(忆念正法),定根(使心不散),慧根(思维真理)。2.佛教谓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器官。

五力:佛教语。五种力。三十七道品中的一类概念。由于信等五根的增长所产生的五种能破除障碍,得到解脱的力量,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和慧力。佛教语。五种力。指定力、通力、借识力、大愿力和法威德力。此五种力“不可思议”、“不能遮止”,故谓五力不可到。佛教语。五种力。五种扰乱修行的魔力。即色、声、香、味、触五尘。

演畅五根并五力。

出自:《渔家傲》

  • 孔牖六浊人,到兹五根朗。

    出自:包世臣的《奉同太宰节使朱先生和郭景纯游仙九首次其韵(其八)》

  • 演畅五根并五力。

    出自:可旻的《渔家傲(其五)》

  • 文竹移栽只五根,来时无数长儿孙。

    出自:许有壬的《代书寄可行弟二首(其二)》

  • 净五眼,得五力,五通曾告瞿昙觅。

    出自:释印肃的《證道歌(其三十九)》

  • 净五眼,得五力,唯證乃知难可测。

    出自:玄觉的《永嘉證道歌》

  • 得五力,吹落碧桃华。

    出自:释明辩的《偈八首(其二)》

  • 五根七窍休疑我,同向白牛车上行。

    出自:庄昶的《宿洪山寺》

  • 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

    出自:蔡卞的《楞严经偈》


  • 原诗

    母胎。
    鹦鹉频伽知几只。音声和雅鸣朝夕。演畅五根并五力。令人忆。心飞恨不身生翼。
    从是西方十万忆。山长水远谁人识。唯是观门归路直。真消息。坐澄劫水琉璃碧。

    诗词推荐

    从来席不暖,为尔便淹留。鸡黍今相会,云山昔共游。上帘宜晚景,卧簟觉新秋。身事何须问,余心正四愁。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剃发得时名,僧应别应星。偶题皆有诏,闲论便成经。扫叶寒烧鼎,融冰晓注瓶。长因内斋出,多客叩禅扃。

    舞凤飞龙五百年。尽将锦绣里山川。王家券册诸孙嗣,主第笙歌故国传。居玉铉,拥金蝉。只今门户庆蝉联。君侯合侍明光殿,且作横槎海上仙。

    楼上何由楚塞名,楚人曾此设重扃。固知宇宙同文轨,聊把江山作障屏。

    武陵嘉致迹多幽,每见图经恨白头。溪浪碧通何处去,桃花红过郡前流。常闻相幕鸳鸿兴,日向神仙洞府游。凿井耕田人在否,如今天子正征搜。

    小蕊清香真有韵,柔条纤圳不胜春。承平时节移新主,离乱风尘见故人。泪得阑干添婀娜,香残笃耨驻絪緼。旧恩深浅君自会,莫问谁家时与亲。

    旧日心期不易招。重来孤负,几个良宵。寻常不见尽相邀。见了知他,许大无聊。昨夜花插翠翘。影落清溪,应也魂消。假饶真个住山腰。那个金章,换得渔樵。

    玉虚新殿势巑岏,谁见壶中日月闲。消尽晓霞无一缕,数声清磬落人间。

    风驱白雨洗园林,蔽地飞花一寸深。狂紫浪红俱已矣,老春虽在亦何心。

    日月循环成底事,衲僧切忌眼麻迷。真饶透彻威音外,也落侬家第二要。急荐取,莫迟疑。坐看东君行正令,大鹏一举到天池。

    北渚留行客,东陵忆旧侯。池莲半枯折,风叶正飕飀。事业留千载,英雄去一丘。平生许国志,岁晚讵悠悠。

    庭荒蔓草长,堂豁爽气入。悠然推枕起,聊作倚杖立。飞萤亦避雨,黏栋光熠熠。南邻输税归,小妇愁夜汲。

    栏干几曲高斋路。正在重云深处。丹碧未干人去。高栋空留句。离离芳草长亭暮。无奈征车不住。惟有断鸿烟渚。知我频回顾。

    胜会尝连榻,还欣与子同。一灯寒夜永,残梦雨声中。道旧惊身老,谈玄了性空。卜邻今有约,泉石兴何穷。

    天寒日短道路长,白云飞去知吾乡。大江之东渭之北,念吾故人何可忘。别来杨柳春依依,只今开到梅花香。扁舟漫浪归未得,京尘海裹安行藏。身名未立仰天笑,床头夜夜鸣干将。羡师物外无宠辱,庭前柏树常苍苍。吁嗟急羽飞不到,二千里外空相望。五云前坠满室光,报师之意无以将。

    万里西来为一饥,坐曹日日汗沾衣。但嫌忧畏妨人乐,不恨疏慵与世违。雕槛迎阳花并发,画梁避雨燕双归。放怀始得闲中趣,下马何人又叩扉。

    高僧居处似天台,锡仗铜瓶对绿苔。竹巷雨晴春鸟啭,山房日午老人来。园中鹿过椒枝动,潭底龙游水沫开。独夜焚香礼遗像,空林月出始应回。

    一年一度屠苏酒。老我惊多又。明年岂是更无年。已是虚过、三十八年前。世间何物堪称好。家有斑衣老。相期他日早还归。怕似瞻由、出处不曾齐。

    恼人风味冠江南,浪蕊浮花总觉凡。对此自宜文字饮,不须更倩玉纖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