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送神

炎精式降,苍生攸仰。
羞列豆笾,酒陈牺象。
昭祀有应,冥期不爽。
送乐张音,惟灵之往。

作品评述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送神》是唐代的一首诗词,作者佚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炎精式降,苍生仰慕。谦卑地摆列着上等的美味,陈放了陈年的美酒和珍贵的象牙器皿。郊庙的祭祀庄严肃穆,鬼神们的祭品从未有过缺失。送别乐章响起,只愿神灵一路平安前往。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郊庙祭祀时送神的场景。炎精是指火神,表示神明降临人间,有如火焰降下。整个民众敬仰着神明,虔诚地摆设祭品,准备给神灵献上最好的东西。祭祀仪式庄严肃穆,鬼神们得到了应有的礼遇。在送别神灵的乐章中,人们只期望神灵能够平安地返回。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郊庙祭祀的场景,展示了唐代人们虔诚敬畏神灵的心态。在古代中国,祭祀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宗教仪式,人们相信通过祭祀可以祈求神灵的保佑和庇护。诗中所描述的祭祀场景庄严肃穆,充满了敬畏和肃静的氛围。通过细致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人们对神明的崇敬之情。

诗词中的送别乐章为整首诗词增添了一丝悲凉的情感。送别乐章通常是在仪式结束时演奏,表示人们对神明的祝福和送别。诗词最后表达了人们对神灵平安归去的祈愿,体现了对神明的深深信仰和敬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郊庙祭祀的描写,展现了唐代人们对神灵的虔诚敬畏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神明平安归去的祈愿。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音乐元素的运用,给人以庄严肃穆、肃静神圣的感受,让人们感受到了当时祭祀活动的氛围和人们对宗教仪式的重视。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皎皎秋空八月圆,常娥端正桂枝鲜。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文言文

浮云无定,任春风万点,吹上寒枝。砌外珑璁,暗香夜透帘帏。闲情最宜酒伴,胜黄昏、冷月清溪。风流谢傅,梦到华胥,长是相随。似凝愁、不语谁知。芳思乱微酸,已带离离。传语花神,任教横竹三吹。枝头要看如豆,趁和羹、百卉开时。十分金蕊,先与东君,一笑相期。

文言文

独绕瑶坛歌洞章,青天如水月华凉。闲将一掬芙蓉露,乞与神龙作雨香。

文言文

城近江临郭,沙虚月在川。柳宜春雪后,花怯晚风前。野爨三家市,乡音几处船。坐听矶下水,嘈杂响湘弦。

文言文

晚秋过了小春催,放尽山家绿萼梅。东阁渠关诗兴动,南要先放暖风回。素裳肌透未融雪,碧苍色欺初晕苔。惆怅东篱下岑寂,重阳消得满园开。

文言文

枯草霜花白,寒窗月影新。惊鸦时绕树,吠犬远随人。出仕谗销骨,归耕病满身。世间输坏衲,切莫劝冠巾。

文言文

呜呼有鸟山乐官,鸣声宛转空林间。恐是执簧秉翟者,遗形变化之游魂。生兮不遇圣明世,千载而下犹烦冤。遗之好音不尔听,何如卷舌且勿言。箫韶九成集嘉瑞,当与威凤同飞骞。

文言文

张东旧莫逆,雅趣瑟和琴。器用异所宜,渠观与山林。朝来览镜笑,鬓雪无可侵。但办摩衰眼,送君立班心。

文言文

久应飘转作蓬飞,眷惜冠巾未忍违。种种春风吹不长,星星明月照还稀。

文言文

玉殿笙歌汉帝愁,鸾龙俨驾望瀛洲。黄金化尽方士死,青天欲上无缘由。

文言文

峰云晓影破孱颜,万里风生结早寒。人在兜零烟外走,岁从鶗鴂口中残。槽花并滴添新酎,笥月兼轮掩故纨。白发光阴诚可惜,五年搔首望长安。

文言文

闻恶休三唾,怀贤赋七哀。衰年催白发,细雨足红梅。江海归诗卷,乾坤换劫灰。老儒何所用,吾道自须回。

文言文

今古高情,都缘在林泉江曲。知此身如幻,宁羡锦衣华屋。雅志偏怜雕浦月,达人岂羡金山玉。喜满庭、花影日筛金,苔斑绿。终焉计,东篱菊。虚心杖,南轩竹。枕琴书高卧,坦然无辱。万古兴亡春梦觉,一溪云水平生足。看武陵三秀喷幽香,芝田熟。

文言文

亭上三峰臂五湖,皇华人到此躇蹰。乡民看取黄龙节,郡吏听宣赤凤书。南下威如霜落后,抚边恩似雨来初。离筵河用银灯烛,自有双星照使车。

文言文

春意满南国,花动雪明楼。千坊万井,此时灯火隘追游。十里寒星相照,一轮明月斜挂,缥缈映红球。共嬉不禁夜,光彩遍飞浮。艳神仙,轰鼓吹,引遨头。文章太守,此时宾从敌应刘。回首升平旧事,未减当年风月,一醉为君酬。明日朝天去,空复想风流。

文言文

数峰碧巑屼,乌君成道山。仙游杳难问,空锁白云閒。

文言文

丈室明松窗,水竹相因依。卢橘冬已花,日出黄蜂飞。爱此禅房幽,不踏市朝机。时观彼苍意,常与人愿违。彼苍不可会,青山又斜晖。

文言文

短蓑榜轻舟,时过野僧舍。长衫挂数珠,亦入法华社。平生无拣择,生死均早夜,余年犹几何,久已付造化。常嫌乐天佞,却肯退之骂,君看佛骨表,自是无生话。

文言文

客子愁无奈,年来鬓已秋。尘埃自衮衮,勋业转悠悠。岛雾沉晴树,山鸡舞画楼。惠连有新作,一览病应休。

文言文

幕府清郎安在哉,方冬行县冒尘埃。寂寥坐客思车乐,点检诗朋欠鼎来。按吏最谁官簿整,教民几处战旗开。未应输我论文饮,赢得新诗满箧回。

文言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