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僧彰无文送兰花韵

脱簪归隐白云深,不逐时芳事枉寻。
闲向草亭图太极,重盟莲社续东林。
春风分到灵均种,臭味如同惠远心。
一卷离骚清彻骨,跫然空谷足徽音。

作品评述

《和僧彰无文送兰花韵》是宋代柴元彪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脱簪归隐白云深,
不逐时芳事枉寻。
闲向草亭图太极,
重盟莲社续东林。
春风分到灵均种,
臭味如同惠远心。
一卷离骚清彻骨,
跫然空谷足徽音。

诗意:
诗中表达了诗人柴元彪的归隐之志和对清静自然生活的向往。他放下了尘世的荣华富贵,返璞归真,选择隐居于深山之中。他不再追逐时光中的繁华事物,而是专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然的美。他在草亭之中画下了太极图,象征着追求阴阳调和的道德哲学。他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重聚莲社,续写东林禅宗的誓言。春风将花粉分散到灵均院的每一株植物上,散发出芬芳的气息,如同惠远寺里的净心。一卷离骚诗清新脱俗,洞悉人生的真谛,如同清脆悦耳的琴音在空谷中回响。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柴元彪的归隐思想和对自然的热爱。他放弃了世俗的名利和纷繁的事物,追求内心的宁静和道德的追求。通过描绘草亭中的太极图和莲社的重聚,诗人表达了对阴阳调和和友情的向往。春风分散花粉的描写,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展示了柴元彪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和感悟。最后,他以离骚诗为比喻,将自己的创作与高雅的音乐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艺术的追求和对清新纯粹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词虽然篇幅不长,但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清静自然和内心宁静的向往,以及对友情和艺术的追求。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士人生哲学和追求精神境界的一面,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作者介绍

柴元彪,(约公元一二七零年前后在世)字炳中,号泽襢居士,江山人,柴望之徒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尝官察推。宋亡舆从兄望等四人隐居不仕,人称“柴氏四隐”。元彪工诗,著有袜线集,巳佚。今存柴氏四隐集,《四库总目》中。

诗词推荐

别时酒忽醒,客去唯空舍。风雪雁声来,寒生石城夜。遥忆渡江船,正泊枫林下。

凤后不出几何年,莫怪山花惜杜鹃。一样春风好毛羽,回头曾管蜀山川。

寺占灵峰更近州,喧阗驺从锦缠头。歌锺乍奏晴雷殷,戈甲急趋春水流。几处醉眠方枕藉,一城谣俗重嬉游。贤侯惠意民知否,几刻严堙为尔留。

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蜺横。未甘身世成虚老,大见天心却太平。狂去诗浑夸俗句,醉余歌有过人声。燕然未勒胡雏在,不信吾无万古名。

执契静三边,持衡临万姓。玉彩辉关烛,金华流日镜。无为宇宙清,有美璇玑正。皎佩星连景,飘衣云结庆。戢武耀七德,升文辉九功。烟波澄旧碧,尘火息前红。霜野韬莲剑,关城罢月弓。钱缀榆天合,新城柳塞空。花销葱岭雪,縠尽流沙雾。秋驾转兢怀,春冰弥轸虑。书绝龙庭羽,烽休

江涨如三月,天凉似九秋。遭逢今日雨,安稳一年收。处处香瓮面,村村肥藁头。小春前后好,待挂百钱游。

横塘南北埭西东,拄杖飘然乐未穷。农事渐兴人满野,霜寒初重雁横空。参差楼阁高城上,寂历村墟细雨中。新买一蓑苔样绿,此生端欲伴渔翁。

杜门十日疾,因得观妄身。勿云千金躯,今视如埃尘。平生老赤脚,每见生怒嗔。挥汗煮我药,见此愧其勤。

家传活国有良方。

此殷勤求一诀,传清静奇瑰。惊神骇目自残摧。公入药镜,照道眸开。外邪魔都尽*,能治病禳灾。红水绿一声雷。田田内宝,印到蓬莱。

雪茹冰餐入骨香,帽欹驴瘦尽诗狂。人传幼妇皆称绝,鬼笑家兄不姓方。细雨寒灯初梦短,断丝枯木一声长。上天已辨河东赋,岂有长贫执戟郎。

炊沙自昔终难饱,坎土于今乃可餐。翻笑青泥变青石,嵇康无分啜仙丹。

堂堂风骨气如春,衮服貂冠社稷臣。天上立谈迎白日,握中随物转洪钧。忽骑箕尾精灵远,长誓山河宠数新。万里耕桑无一事,三朝功德在生民。

家山归未得,又是看春过。老觉光阴速,闲悲世路多。风和吹岸柳,雪尽见庭莎。欲向东溪醉,狂眠一放歌。

庭树晓禽动,郡楼残点声。灯挑红烬落,酒暖白光生。发少嫌梳利,颜衰恨镜明。独吟谁应和,须寄洛阳城。

月拟来宵好,吾先今夕遭。缯外半壁许,已复一轮高。迁坐明相就,群飞影得逃。望秋惟有此,彻夜敢辞劳。

拚醉秦楼头强扶,樽空还更问当罅。兴阑梦觉明朝路,山色烟中半有无。

书生豪侠味终酸,诗客颠狂骨本寒。趋就坦夷非不欲,屈蟠老硬亦良难。故将军已编民伍,冷广文犹齿学官。何处浊醪谋一斗,能来相送上严滩。

青舸锦帆开,浮天接上台。晚莺和玉笛,春浪动金罍。舟楫方朝海,鲸鲵自曝腮。应怜似萍者,空逐榜人回。

褎然三五寸,生必依岩洞。寒恐结红铅,暖疑销紫汞。圆如玉轴光,脆似琼英冻。每为遇之疏,南山挂幽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