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北京学生曹慈明秀才之京师

魏武子孙今寂莫,唐来只有画将军。
邺城初见黄须面,尚喜登堂词若云。
乃公白首图籍里,小心恐惧教其子。
文章锦心仍绣腑,屠龙殚家安用许。
半年系船康海门,官忙不共持一樽。
冈头黎花吹欲尽,淮口汴流来正浑。
鄙夫日欲向吴越,官满一封飞魏阙。
着书虎观未敢言,蔽身蝉叶真痴绝。

作品评述

《送北京学生曹慈明秀才之京师》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魏武子孙今寂莫,
唐来只有画将军。
邺城初见黄须面,
尚喜登堂词若云。
乃公白首图籍里,
小心恐惧教其子。
文章锦心仍绣腑,
屠龙殚家安用许。
半年系船康海门,
官忙不共持一樽。
冈头黎花吹欲尽,
淮口汴流来正浑。
鄙夫日欲向吴越,
官满一封飞魏阙。
着书虎观未敢言,
蔽身蝉叶真痴绝。

诗意:
这首诗词是作者送别北京的学生曹慈明秀才,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祝福。诗中提到了魏武子孙的寂寞,唐朝时的画将军,以及邺城初见黄须面的情景。作者对曹慈明的才华赞叹不已,称赞其登堂发表诗文就如云彩一般美妙。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曹慈明未来的担忧,希望他能小心谨慎,避免受到外界的干扰。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了自己的境遇。他形容自己的才华如锦绣般丰富,但面临屠龙殚家的境地,却无法得到应有的赏识和利用。作者抱怨官场的忙碌使他无法与曹慈明共同把酒言欢。他描述了冈头黎花凋谢的景象,以及淮水和汴水交汇的情景,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

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愿意离开官场,向吴越地区寻求宁静和自由的心愿。他希望能有一封官位的信札飞到魏阙,但他仍未敢将自己的心声写进《虎观》之中。作者将自己比作蝉叶,认为自己的存在只是微不足道的,深感自己的追求有些痴迷和无望。

赏析:
这首诗词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曹慈明的赞美和祝福,又借用自己的境遇抒发了对官场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追求的失望。作者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邺城初见、冈头黎花和淮口汴流的景物,展示了岁月流转的无情和人事变迁的无常。通过对自己和曹慈明的对比,作者表达了对理想追求的坚持和对官场现实的痛苦认知。

这首诗词的诗意含蓄而深刻,表达了作者对才华和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不甘。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一些对友谊和人生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在简短的篇幅内通过对人物形象、景物描写和自身情感的反思,展示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和思想境界,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启示意义。

作者介绍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征帆西过忆匆匆,咫尺匡庐怅望中。天意留为今日计,春游恰与故人同。酒醒月落行侵晓,云断风来翠满空。识取庐山真面目,会来栽杏作仙翁。

雪碗冰瓯荐茗时,萧然相与对幽姿。一生肝胆何由俗,时有清风披拂之。

畏暑门稀问字徒,袖中妙语契周图。知君十倍侯芭学,老我非雄尚索涂。

呼得苍头数橐金,旋沽村酒过墙阴。焦琴不鼓知音断,冻笔频呵作意吟。扰扰漫天空眩目,看看出日为寒心。凭君试向江边问,又涨晴波几尺深。

玉堂萧散古臞仙,一谪因循不记年。花落东风闲不扫,莺啼晓日醉犹眠。买山仅了种瓜地,把钓因乘载鹤船。独立风骚无着处,朗吟声过乱云边。

岸涨鱼吹沫,山空石转雷。

莫辞同宿掩书帏,兵后萧条故旧稀。预恐明朝风雨歇,满江春水送君归。

梧郤不杂中林蒸,诗人以来称杜陵。公才本高心独下,退与元白图中兴。山行一篇如见我,扪萝踏雪几凛兢。时从雅淡出奇丽,少年敛手不得矜。三阳改岁万物泰,和气上与游云凝。清河沙河柳色动,近山已有游人登。南飞六骥想回首,足底不见阴山冰。甘泉荷橐事已远,洛桥轫车材弗胜。

南州君去为寻医,病色应除似旧时。久别莫忘庐阜约,却来须有洞庭诗。金陵往岁同窥井,岘首前秋共读碑。两处山河见兴废,相思更切卧云期。

朝来日当窗,晚矣犹未落。梅开怪璀璨,信是日初薄。勿云丈席地,可咏亦可酌。岁月与情怀,宁须问今昨。

真源不皱风,月兔影澄水。枯情但恬如,默默饱禅味。家风乃廓然,当年第一义。机轮转有方,万化出弹指。

山蹊容车箱,深入遂有得。古寺依岩根,连峰转相揖。樵苏草木尽,佛事亦萧瑟。居僧麋鹿人,对客但羞涩。双碑立风雨,八分存法则。云昔义靖师,万里穷西域。《华严》具多纸,归来手亲译。蜕骨俨未移,至今存石室。遗文尽法界,广大包万亿。变化浩难名,丹青画京邑。粲然共一理,

居士眼睛吞佛祖,衲僧鼻孔透乾坤。眼睛鼻孔初无间,万古宗门结痛冤。

冻卉虽臞甚,含英山意催。斲冰冲晓色,绽绿透春回。健步故人信,流芳好事杯。不论山水僻,往往拾香来。

苍崖棱层草芊绵,巨木半死生枯烟。羸牛日晚已噍草,稚子天寒犹打钱。

古巷戟门谁旧宅,早曾闻说属官家。更无新燕来巢屋,唯有闲人去看花。空厩欲摧尘满枥,小池初涸草侵沙。荣华事歇皆如此,立马踟蹰到日斜。

轻甘相润泽,清苦自磨磋。数矣充周赋,优哉中汉科。上分之左竹,公付以南柯。天不憗遗意,其如人望何。

仓颉史籀世既远,斯冰徐张称善书。有元绝华部与赵,俗工纷纷讹鲁鱼。铁锥画沙钗折股,会稽峄山化黄土。尚幸新泉丹井存,更有吴兴能复古。鸿都石经劫火焚,枣木翻刻随飞尘。三碑矹硉许昌里,字画犹为人见珍。青城先生虞阁老,远继中郎名誉早。后来更数萧与杨,一代规模尽完好。

大梁宫中设毡屋,大梁少年胡结束。少年嘻笑老人悲,尚记二帝蒙尘时。乌虖国君之雠通百世,无人按剑决大议。何当偏师缚颉利,一驴驮载送都市。

溪山无处著纤尘,翠壁苍漪衬月痕。可惜人间清绝地,苇间渔父与平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