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定公挽诗

梦卜庸直相,艰难倚在儒。
英风起衰懦,直气慑奸谀。
琳馆终高卧,燕然漫仕图。
哀荣看赠典,犹是尉寰区。

作品评述

《李忠定公挽诗》
梦卜庸直相,
艰难倚在儒。
英风起衰懦,
直气慑奸谀。
琳馆终高卧,
燕然漫仕图。
哀荣看赠典,
犹是尉寰区。

中文译文:
梦中相卜庸直之事,
艰难依靠在儒家学问上。
英才之风起时衰懦,
直正的气质压制了奸佞谄媚。
尽管在华贵的宫殿里长眠,
但忠贞的品质仍然在仕途中表现出来。
哀痛与荣耀同向世人展示,
依然还处于普通人的范围之中。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吴冈写给唐至德宗李忠定公的挽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李忠定公高尚品质的赞扬和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困境和人们对于清正廉洁的期盼。

赏析:
诗中以对李忠定公的景仰为主旨,通过对忠定公的品质的称赞,展现了作者对忠贞正直的推崇,提出了对于清廉政治的向往和对奸佞之徒的鄙视。诗人认为李忠定公具有直正之气,能够在逆境中坚守正道,并通过儒家经典来建立自己的信仰和依托。诗人同时也抒发了对于当时政治风气的担忧,认为正气难以抵挡奸佞之流,使得廉洁高贵的人们在朝堂上无法得到应有的位置和机会。最后,诗人表示对李忠定公的惋惜和敬意,认为他所获得的哀痛和荣耀,虽然只是属于他个人,却也足够让世人看到忠贞的品质和正直的气概,这种品质也应该是属于所有人的。

整首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深沉,展示了作者对清正廉洁的追求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对于品质高尚的忠定公的赞美充满了敬意和深情。

诗词推荐

文采风流今已矣,夫何能见紫芝眉?中天气黯星河惨,南国春寒草木悲。政事堂堂传两省,论谈娓娓动诸司。老成如此多关系,青琐诸公泪亦垂。

冷话复长吟,俱非俗者心。宁斋留并宿,几度梦相寻。鸟乱槐枝折,烟微雪气侵。如何急前去,赢马万山深。

泯志灰心,参禅学道。无烦恼中,自讨烦恼。可不向老胡来已前,试著眼看,自己分上有何欠少。天童恁么道,不入深村入荒草。不许夜行,投明须到。

君不见元帅府前罗万戟,涛头未顺千弩射。至今凤皇山下路,长借一箭开两翼。我凿西湖还旧观,一眼已尽西南碧。又将回夺浮山险,千艘夜下无南北。坐陈三策本人谋,惟留一诺待我画。老病思归真暂寓,功名如幻终何得。从来自笑画蛇足,此事何殊食鸡肋。怜君嗜好更迂阔,得我新诗喜

微风过处有清香,知是荼蘼隔短墙。相得故园成索寞,诗盟谁复为平章。

已见风姿美,仍闻艺业勤。清秋上国路,白皙少年人。带月轻帆疾,迎霜彩服新。过庭若有问,一为说漳滨。

出门西望长安笑,抱璞来求善价沽。惟罄囊装买群籍,不持刺字谒当涂。鲈鱼渐熟思归切,羊酷初尝得味无。送子东还重销黯,我曾三载守仙都。

上阳宫到蓬莱殿,行宫岩岩遥相见。向前天子行幸多,马蹄车辙山川遍。当时州县每年修,皆留内人看玉案。禁兵夺得明堂后,长闭桃源与绮绣。开元歌舞古草头,梁州乐人世嫌旧。官家乏人作宫户,不泥宫墙斫宫树。两边仗屋半崩摧,夜火入林烧殿柱。休封中岳六十年,行宫不见人眼穿。

巨方信天开,嵽嵲土山口。岂惟控内外,势不漏飞走。一夫或当关,可敌万夫守。山河此襟带,怙险圣所否。明皇晚倦勤,意恃太平久。绝艳荒真妃,转盼六宫丑。禄山假天性,恩豢不知厚。铁骑长驱来,哥舒苦徒手。吾君畅道德,四海一父母。人心自固结,兹关复何有。

轻寒著背雨凄凄,九陌无尘未有泥。还是平时旧滋味,慢垂鞭袖过街西。

有客隐华山,学道忘岁月。灵苗生绝壁,光景中夜发,斸根食之尽,倏尔换金骨。通籍虎豹阍,日预通明谒,绿章奏封事,误字坐责罚。後身幸不忘,去日苦飘忽。白首三入朝,未省及黔突。方逃申公钳,已取卞和刖。福微不盈眦,罪众几擢发。上天岂怜之,寸步使屡蹶,拔其利欲根,还之

月桂峰前快雨飞,林间避雨亦沾衣。才晴便出西山路,却共断云相趁归。

阆苑无踪迹,唐朝有姓名。不知红玉洞,千古夜猿声。

襟抱天样宽,万象并包函。富贵一虫臂。此理君饱谙。直语苦如荼,回味留余甘。吟诗秉史笔,未数司马谈。

龙蛰金瓶小,神驱雨阵斜。建瓴飞素练,走涧舞生蛇。风使开云磨,雷香隐砲车。农人有骄色,一饱不须赊。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名与山高千古重,恩如海阔一身轻。门下少年初幕府,梦随诸吏上峥嵘。

鼎内莲花出,如尘发绛红。坎铅将匹配,离火好相逢。阴散何优劣,阳归自合同。消停方可信,辉华大道雄。

海上名山即虎丘,生公遗迹至今留。当年说法千人坐,曾见岩边石点头。

地湿莎青雨后天,桃花红近竹林边。行人本是农桑客,记得春深欲种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