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郎上直闻春漏

建礼通华省,含香直紫宸。
静闻铜史漏,暗识桂宫春。
滴沥疑将绝,清泠发更新。
寒声临雁沼,疏韵应鸡人。
迥入千门彻,行催五夜频。
高台闲自听,非是驻征轮。

作品评述

《尚书郎上直闻春漏》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周彻。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建立了礼仪通达华省,
含香直接到紫宸(指皇宫)。
静静听到铜史漏的声音,
暗自领悟到桂宫春的氛围。
滴落声仿佛将断绝,
清泠声发出新的音律。
寒冷的声音临近雁沼,
稀疏的韵律应和鸡鸣的人声。
孤立地进入千门,
行走催逼五夜频繁。
高台上闲自聆听,
并非驻足征轮(指征战的车轮)。

诗意:
这首诗以尚书郎的视角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作者通过听到春天的钟声和漏声,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节奏。他在宫廷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氛围,仿佛身临其境。他听到的声音使他感到新鲜和充满活力,仿佛春天带来了新的生机。诗人在高台上静静聆听,感受到这份美好,但他并不停留,而是继续前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声音和氛围,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独特感受。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细腻的描写词语,如“静闻铜史漏”、“暗识桂宫春”、“滴沥疑将绝”等,使诗词充满了音乐感和节奏感。通过对声音的描写,诗人传达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诗中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寒声临雁沼,疏韵应鸡人”表达了春天的寒冷和稀疏,与鸣禽的声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通过这些对比,进一步展示了春天的美妙和独特之处。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以细腻的描写和对比的手法展示了春天的美丽和活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向往。这首诗词既展示了作者的才华,又传达了对春天的深情,是唐代优秀的春天题材诗词之一。

诗词推荐

轻露濯秋风,新楼插太空。更遭逢、解事天公。为唤羲和驱六马,将杲日、挂帘栊。日影正沈红。须臾月在东。百万家、乐意融融。民意乐时天亦好,聊与众、一尊同。

凌晨别我将何适,鹤态飘然振霜翮。指点金华欲去游,骑驴直造烟霞宅。一片岚光凝不飞,数里松阴翠如滴。背腊山寒雪未消,迎春地暖花争拆。水潺潺兮风索索,帘卷虚堂正岑寂。高歌应有鬼神听,状物潜驱鸿化力。繄我浮生系郡符,安得乘闲访灵迹。吟成一首送君诗,倩僧勒上岩边石。

湖塘西去两三家,杖履经行日欲斜。蹙蹙水纹生细縠,蜿蜿沙路卧修蛇。旱余虫镂园蔬叶,寒浅蜂争野菊花,老去郊居多乐事,脱巾未用叹苍华。

好溪无复怒涛粗,缭绿萦青秀色腴。更著华堂临绝境,风流长与岘山俱。

有美者庭花,谨毋纵牛羊。方苞亦方折,其叶何详详。敦笃哉吾兄,一食不我忘。有酒既醑我,又以嘉肴将。感兄此意厚,起奉千年觞。何以报嘉惠,作善天聊祥。

万树芙蓉两蕊宫,秋风开遍水边丛。白墙遮尽红墙出,只见红墙一半红。

春风长万物,棘子犹卷然。及至华实稠,已悲霜露先。功随四时去,不待三牲全。所以陟屺人,设身常舍旃。

太行山下路,荆棘昨来平。一自开元后,今逢上客行。地形吞北虏,人事接东京。扫洒氛埃静,游从气概生。蓟门春不艳,淇水暖还清。看野风情远,寻花酒病成。官闲身自在,诗逸语纵横。车马回应晚,烟光满去程。

风暖云开晚照明,翠条深映凤皇城。人间欲识灵和态,听取新词玉管声。

官路飘蓬奈别何,塞垣相见此情多。酒樽重喜为亲寿,华发犹能继子歌。行树坐思新种色,断冰应泛晚来波。紫荆山下游从少,独把雕章醉后哦。

绕岸车翻水碓鸣,准於舂事亦经营。斯民惜费盖如此,力役从今莫漫征。

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半吐幽香特地奇,正如官柳弄黄时。放翁颇具寻梅眼,可爱南枝爱北枝。

老人怕寒愁早作,夜闻飞霰知相虐。粟车未到泥复深,场薪欲尽心惊愕。山川滉荡势如海,孤舟一叶知安泊。山中故人消息断,欲问有无隔溪壑。人言王生好事人,回船不顾山阴约。故侯生来本贫窭,妻子至今美藜藿。曳履长歌解忍饥,裹饭往饲今谁托。家人来告酒可刍,洗盏开瓶同一酌。

盈盈窗下兰,枝叶何芬芳。西风一夕起,零落悲秋霜。秀色总消歇,清香终不死。感物伤我心,流涕沾衣袂。

花落茅檐转寂寥,魂随暮雨此中销。迩来庭柳无人折,长得垂枝一万条。虚室无人乳燕飞,苍苔满地履痕稀。庭前唯有蔷薇在,花似残妆叶似衣。

安得奇材,颈系单于,首提子璋。便做些功业,胜穷措大,聚萤武子,吞凤君章(罗含字君章)。笑杀竖儒,错翻故纸,屈马何曾有艳香。榆塞外,恰枣红时候,想羽书忙。腰钱骑鹤维扬。分表事谁能预测量。叹防身一剑,壮图_落,建侯万里,老境相将。读枕函书,宝家藏笏,免使他人笑弗

今日天气佳,登临散腰脚。南方宜草木,九月未黄落。秋郊乃明丽,夕云更萧索。远游吾未能,岁暮依楼阁。

含桃落花日。黄鸟营飞时。君往马已疲。妾去蚕欲饥。

云绕疏篱水绕亭,主人清处着梅清。虽然借得坡翁意,人与梅花更有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