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馆言怀

蟋蟀已秋思,蕙兰仍碧滋。
蹉跎献赋客,叹息此良时。
日夕云台下,商歌空自悲。

作品评述

《秋馆言怀》是唐代诗人钱起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在秋天思念故乡和怀念往事的情感。

诗中的第一句“蟋蟀已秋思,蕙兰仍碧滋”描写了秋天的气氛,蟋蟀鸣叫着,蕙兰依然绿意盎然,暗示着秋天的到来。这里也隐含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蟋蟀和蕙兰是故乡的象征。

第二句“蹉跎献赋客,叹息此良时”表达了诗人在客居他乡的蹉跎岁月,感叹光阴逝去的好时光。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转的无奈和悲伤。

最后两句“日夕云台下,商歌空自悲”描绘了诗人在云台山下的景色,商歌不再响起,空空的景象让诗人感到寂寞。这里的云台可以理解为政治和社会的中心,商歌则代表着繁华和热闹。诗人触景生情,感叹时光的流逝和地位的变迁。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诗人成功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诗歌充满了深情和哀愁。诗中字字珠玑,语言简练却意境深远,给人一种深切的思考和共鸣的感觉。

中文译文:

秋天,蟋蟀在思念故乡,
蕙兰依然绿意盎然。
客居他乡,岁月蹉跎,
感叹时光流逝的良辰。
日夕云台山下,
商歌不再响起。
寂寞的景象,
让我自怜自悲。

作者介绍

钱起,字仲文,吴兴人。天宝十载登进士第,官祕书省校书郎,终尚书考功郎中。大历中,与韩翃、李端辈号十才子。诗格新奇,理致清赡。集十三卷,今编诗四卷。 钱起字仲文,吴兴人。天宝十载李巨榜及第。大历中,与韩翃、李端辈号十才子。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寒食节

鸱枭狼腐鼠,欢喜同八珍。凤凰玉千仞,琅然落清音。事有适相值,枭遂生欢心。仰首噱一嚇,谓凤当见侵。凤凰睹腐鼠,掩鼻方微颦。投惠且不纳,夺攫岂所任。昆仑有竹实,去去不可寻。

寒食节

春到寒荄总向荣,药苗旋种亦初成。山翁幸自无谁识,可要山中宰相名。

寒食节

金尊照坐红裙绕。怪一饷、歌声悄。乱扑珠帘风絮晓。香薰笑语,酒烘颜色,莫逐流年老。诗涛入笔悬河倒。快万里云天为君扫。检点春容何处早。柳条青眼,梅梢粉面,得恁于人好。

寒食节

平沙一望陇云开,玉笛飞声夜转哀。万里朔风吹不断,梅花齐落李陵台。

寒食节

原鴒能作归呼音,暮风堕叶秋在林。路沙漠漠水潏潏,夜色冉冉山阴阴。坐冠多士自省短,挽袂乃友相知深。乞与高閒傥夙歉,闭门稳卧舒疲心。

寒食节

隋季失天策,万方罹凶残。皇祖称义旗,三灵皆获安。圣期将申锡,王业成艰难。盗移未改命,历在终履端。彼汾惟帝乡,雄都信郁盘。一月朔巡狩,群后陪清銮。霸迹在沛庭,旧仪睹汉官。唐风思何深,舜典敷更宽。户蒙枌榆复,邑争牛酒欢。缅惟翦商后,岂独微禹叹。三后既在天,万年

寒食节

混元盘古为之母,汗漫安期为这友。枝条上挂蜺连蜷,劫火不坏其天全。雷雨不惊其生厚,春秋巧历莫能知,知我者有蒙垃叟,君持此物为亲寿。老陈作字光摩斗,人兮椿兮共长久。

寒食节

黄金掌上露华稀,朝退君王索辇迟。到得经筵春讲罢,海棠花影数砖移。

寒食节

世变其如我醉何,儿孙扶路日西斜。风吹醒处愁依旧,萧飒乾坤菊两家。

寒食节

汞可点为金,铁可浸为铜。勿使钟官知,一朝比仙童。

寒食节

金陵故国。极目长江浩渺,千重隔。山无际,临湍怒涛碛。俯春城苇寂。芳昼迤逦,一簇烟村将晚,严光旧台侧。何处倦游客。对此景惹起离怀,顿觉旧日意,魂黯愁积。幽恨绵绵,何计消溺。回首洛城东,千里暮云碧。

寒食节

画檐一夜雨飘萧,际晓阴霾扫碧霄。有日暂看旗脚展,无风初觉鼓声调。纷纷竭作趋南亩,稍稍新妆出北桥。白发长官尘土杀,尚能觅句补风谣。

寒食节

儒冠几经秦,士贵始艺祖。英儁承上意,不止工造语。文风逮列圣,秀异弥博取。即今再太平,比屋务稽古。先生国元老,曩亦原夫举。倚相能丘索,吉甫允文武。后生藉膏馥,掉臂雄艺圃。岂伊郐无讥,敢睨大国楚。诸生观国光,名欲簉龙虎。初非意敢料,顾为公所与。蕙兰侈芳筵,肴核

寒食节

迟日下金殿,香云蔼玉炉。苑花迷晚蝶,宫树集寒鸟。

寒食节

银台金阙夕沉沉,独宿相思在翰林。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渚宫东面烟波冷,浴殿西头钟漏深。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寒食节

雪暗离秦地,春归入楚邦。平生怜匹马,将老渡长江。解缆辞亭树,中流见寺窗。舟人喜风色,略得寸心降。

寒食节

千龄景运适相符,况复才华世所须。腾蹋自应登馆殿,滞留谁谓尚江湖。从来太瘦缘诗苦,想见闲行信杖扶。闻道朝来病良愈,高轩还解出门无。

寒食节

几年脱迹冠冕窟,一味偷生兵火中。不见君家好兄弟,何人怜我最奇穷。

寒食节

此事没譊讹,人人不柰何。柰何不得处,合眼跳黄河。跳得后如何,元来佛法苦无多。

寒食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