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法和(一作送亮法师)

达士心无滞,他乡总是家。
问经翻贝叶,论法指莲花。
欲契真空义,先开智慧芽。
不知飞锡后,何外是恒沙。

作品评述

《送僧法和(一作送亮法师)》是唐代诗人戎昱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达士心无滞,他乡总是家。
问经翻贝叶,论法指莲花。
欲契真空义,先开智慧芽。
不知飞锡后,何外是恒沙。

诗意: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送别僧人法和的场面。诗人认为真正的贤士心无所滞,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把它当作家一般。他们像翻阅贝叶一样探索佛经,像指着莲花一样讨论佛法。他们以达到真空的境地为目标,并通过开拓智慧来实现。然而,诗人也表示对于僧人离开后的未来并不清楚,是否还会有人继续精进修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出了诗人对僧人的赞美和祝福。通过对达士的描绘,诗人向人们传达了一种无论身在何处,心灵都能得到自由和宁静的态度。诗人将僧人与智慧和佛法联系在一起,强调智慧的重要性。通过对未来的描写,诗人给予了读者一种思考的余地,让人们思考修行和追求真空境地的意义和价值。整首诗意境宽广,语言简练精炼,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作者介绍

戎昱,荆南人,登进士第。卫伯玉镇荆南,辟为从事。建中中,为辰、虔二州刺史。集五卷,今编为一卷。

诗词推荐

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天上玉书传诏夜,阵前金甲受降时。曾经庾亮三秋月,下尽羊昙两路棋。惆怅旧堂扃绿野,夕阳无限鸟飞迟。

昔有隐君子,中年洛阳居。击壤歌太平,洛人为结庐。名曰安乐窝,花间行小车。昔有贤宰相,退休寓洛都。心乎爱此老,卜邻同里闾。买园广其宅,至今传画图。贤宰富彦国,隐君邵尧夫。走也非隐君,贤宰今不无。草草白云庵,隙地日自锄。欲筑三两亭,冠盖延朋徒。劝君可绿蚁,揣己

闲来便是日侵阶,窗下棋枰林下林。晓解扁舟又南去,百年还得几回来。

闻道君家琥珀霞,杭州那更说梨花。樱桃颗颗堪持比,换取一尊来水涯。

芳姿蕙态,笑人间、脂粉寻常红白。大抵风流天也惜,赋与梅魂兰魄。元相名姝,谢家尤物,缥缈真仙格。朝来酒恶,可人一笑冰释。韩郎老矣情怀,鬓丝禅榻,花落茶烟湿。心字殷勤通一线,千劫消磨不得。被底春温,尊前风味,回首伤春客。却愁云散,等闲好梦难觅。

髻拥春云松玉钗,眉淡秋山羞镜台。海棠开未开?粉郎来未来?

支颐独立到栖鸦,送了虚廊日却斜。冷蝶不知时节晚,伶仃犹自抱寒花。

朋旧多随秋叶风,与君心赏向来同。十年相忆头先白,万里重分途更穷。莼菜虽堪夸洛下,酒樽终是忆江东。自从学道全无梦,直待亲逢紫陌中。

归途未信欲斜阳,只怪行人影转长。松寿已高犹绿发,枫年方少更红裳。秋光便是天金谷,画本偷归我锦囊。只怨冲寒叹行役,青鞋布袜却芬香。

罗縠单衣。可裂而绝。三尺屏风。可超而越。鹿虑之剑。可负而拔。

乌柏微丹菊渐开,天高风送雁声哀。诗情也似并刀快,翦得秋光入卷来。

事业生扶汉,英灵死芘吴,明知盖世烈,正速阖门诛。日月夷黄道,乾坤衍赤符。空令百世下,叹息用心无。

留吴几两月,每见若亲知。却恨临行日,相寻不见师。黄花篱下酒,白发坐中诗。别后频思忆,书成欲寄谁。

雁字书空极劲遒,江流东去不流愁。梦归破屋南山下,身落寒沙古渡头。雪意已坚狂问酒,风威未厉懒添裘。土人识得沧浪客,特地相期剧醉留。

家居愈老厌拘缠,旅舍僧房意自便。乞菜作羹殊有味,借床小憩即成眠。

外族长安盛,尊名永乐崇。初陵凄草露,旧殿閴椒风。鞏树迷凶仗,周原掩寿宫。圣君悲望处,泪雨泣重瞳。

相送自崖返,忍看骑马回。故情真独厚,叠鼓未须催。此去无三舍,相留尽一杯。风林如惜别,摵摵暮声哀。

间世生贤宰,同心奉至尊。功高开北第,机静灌中园。入并蝉冠影,归分骑士喧。窗闻汉宫漏,家识杜陵源。献替常焚藁,优闲独对萱。花香逐荀令,草色对王孙。有地先开阁,何人不扫门。江湖难自退,明主托元元。

凤衔新诏降恩华,又见旌旗出浑家。故吏来辞辛属国,精兵愿逐李轻车。毡裘君长迎风驭,锦带酋豪踏雪衙。其奈明年好春日,无人唤看牡丹花。

风烟两人借,此岭复南岗。阴石无霜滑,寒梅未雪香。逢山贪看画,得句不成章。月下门须掩,多应说短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