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教寺三首

内家金像出蓬莱,千叶莲花玉作台。
试向白毫光里看,圣人前世是如来。

作品评述

《弘教寺三首》是明代王稚登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弘教寺,内家金像从蓬莱山上出现,
千片莲花构成宝玉般的台。
请你凝视这白毫的光芒,
圣人在前世就是如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弘教寺的场景,其中内家金像从蓬莱山上出现,而底座则由成千上万片莲花构成。诗人邀请读者凝视这金像上闪烁的白毫光芒,并指出在佛像面前,圣人的前世就是如来。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宏伟的佛教寺庙景象,以及其中的佛像。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内家金像从蓬莱山上出现的场景,给人一种庄严壮观的感觉。莲花被用来构成佛像的底座,象征着纯洁和圣洁。诗人邀请读者凝视金像上闪烁的白毫光芒,这一光芒可能指代佛像头顶的光环,也可以理解为佛陀的智慧与光明。最后一句诗表达了一个观点,即圣人在前世就是如来,暗示了佛教教义中的因果循环和转世观念。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佛教寺庙的景象和佛像的庄严威严,同时表达了对佛陀智慧和圣洁的赞美。通过描绘佛教信仰中的场景和观念,诗人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超越尘世的追求,体现了王稚登对佛教文化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诗词推荐

少年寒上传书檄,晚岁湖边结薛萝。犹有诗编传旧梦,更无心事向惊波。人生难料君重出,戍务方殷意若何。鬓发浪苍肝胆在,铁山泾水待铙歌,

先生志尚直明庐,庀职毋嫌外且疏。聊向江城纡骥足,行趋禁闼侍鸾舆。河阳花树曾亲植,鲁相葵根欲尽锄。从此把君诗过目,绝胜厚禄故人书。

举世方贪禄,斯人只自怡。一官如涕唾,半世足遨嬉。心地陂千顷,生涯洒一卮。唯应郭有道,吾不愧为碑。

凿破鸿蒙一窍通,至今传说九龄功。天垂瘴雨蛮烟外,路入炎荒火树中。万里关河瞻北极,两行旌旆过南雄。鹧鸪声里端阳近,榕树青青荔子红。

野桥曲折渡千回,古寺悬知水面开。一夜寒声喧客枕,却疑风雨转山来。

南湖绿发居士,恰少磬湖八年。欣雷抉电杰句,出月穿天大篇。

晨夕东朝路,銮舆问寝兴。蟠桃未再熟,羽驾忽西升。逝水还天汉,流光下玉绳。圣心哀罔极,时望永昭陵。

飞锡曾闻五台去,云间瑞相是耶非。峨眉清现更奇绝,万里白头吾未归。

别离一何久,迢递阻音形。重上君子堂,相见眼终青。君颜尚冰玉,我鬓已星星。借问十载间,风波两蓬萍。岭剑各万埯,心目多所经。归来且强健,怳然真梦醒。可怜万修竹,清音玉珑玲。萧条媚寒日,约略环翠屏。相携复一笑,芝兰有余馨。孤云自舒卷,野鹤来青冥。平生阅群彦,十八

哭兄悲友老来情,默默终朝究道精。双毂幸回贤者驾,一觞聊展故人诚。身随风力常无住,辩若河源每自倾。早晚东城见华屋,与君垂白话无生。

忽作无期别,沈冥恨有余。长安虽不远,无信可传书。

拥路东方骑,悬腰左顾龟。

草草驰三里,萧萧共一餐。吏方绵礼蕝,公自将诗坛。隙月窥床近,窗风刮坐寒。鸦鸣未忍散,端为四并难。

婴网虽皆困,搴笼喜共归。无心期尔报,相见莫惊飞。

佳节明朝是,边寒花未开。愁心看极塞,乡思上高台。对酒清笳咽,当歌白雁来。天涯难会面,风雨复相催。

雪拥前村路,梅花次第芳。月边谁索笑,溪断忽吹香。老眼经年别,醒魂异昔狂。何时真载酒,翠羽伴飞觞。

菊坡九日登高路。往事知何处。陵迁谷变总成空。回首十年秋思、吹台东。西窗一夜萧萧雨。梦绕中原去。觉来依旧画楼钟。不道木犀香撼、海山风。

雪册中,夜半子。眼见星,丑恶露。四十九年分疏不去,儿孙千古遭涂污,腊八年年是一度。

貌随年老欲何如,兴遇春牵尚有馀。遥见人家花便入,不论贵贱与亲疏。

龙韬能致虎符分,万里霜台压瘴云。蕃客不须愁海路,波神今伏马将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