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杨廷秀秘监再入馆

公去蓬山轻,公归蓬山重,锦囊三千篇,字字律吕中。
文章实公器,当与天下共。
吾尝评其妙,如龙马受鞚。
燕许亦有名,此事恐未梦。
呜呼大厦倾,孰可任梁栋?愿公力起之,千载传正统;时时醉黄封,高咏追屈宋。
我如老苍鹘,寂寞愁独弄。
杖屦勤来游,雪霁梅欲动。

作品评述

《喜杨廷秀秘监再入馆》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喜杨廷秀秘监再入馆
公去蓬山轻,公归蓬山重,
锦囊三千篇,字字律吕中。
文章实公器,当与天下共。
吾尝评其妙,如龙马受鞚。
燕许亦有名,此事恐未梦。
呜呼大厦倾,孰可任梁栋?
愿公力起之,千载传正统;
时时醉黄封,高咏追屈宋。
我如老苍鹘,寂寞愁独弄。
杖屦勤来游,雪霁梅欲动。

译文:
欢喜杨廷秀秘监再次入馆,
他离开蓬山轻盈地,回归蓬山又沉重,
锦囊中有三千篇文章,每个字都遵循律吕的规律。
他的文章真实而精妙,应当与天下共享。
我曾评价过它的妙处,就像龙马接受鞍轭一样。
燕许之间也有他的名声,但这件事可能还没有实现。
啊,大厦已经倾斜,谁能担任梁栋的重任?
愿杨廷秀振奋力量,将正统传承千载;
他时常陶醉于黄封之中,高唱追忆屈宋。
而我如同一只老苍鹘,孤独地悲叹着。
我拄着拐杖,穿着草履勤奋地来游,雪霁之时梅花即将动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杨廷秀的赞美和对文学的思考。杨廷秀是一个才华出众的文人,他的文章非常优秀,如同精心收纳在锦囊中的珍宝。诗人认为杨廷秀的文章实际且有才情,应该与天下人共享。诗人曾对杨廷秀的才华赞叹不已,认为他的文章妙趣横生,就像龙马受到鞍轭的驯服一样。诗中提到燕许,指的是杨廷秀的名声传遍燕京和许昌,但这可能仍然是一个梦想。整首诗以大厦倾斜的隐喻来形容时局动荡不安,诗人希望杨廷秀能振奋力量,将正统文化传承千载。诗人自比为一只老苍鹘,寂寞而忧愁,他用拄杖、穿草履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勤奋而孤独地追求文学的心境。诗词最后提到雪霁之时梅花即将动摇,暗示着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文学复兴的希望。

这首诗词通过对杨廷秀的赞美,抒发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以及对时代动荡的思考。诗人以自己的孤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作品,题为《喜杨廷秀秘监再入馆》。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喜杨廷秀秘监再入馆,
欣喜杨廷秀再次回到官署,
公去蓬山轻,公归蓬山重,
他曾离开这里,轻盈而去,如今又回到这里,沉重而归来,
锦囊三千篇,字字律吕中。
他的锦囊中装满了三千篇文章,每一字都符合音律要求。
文章实公器,当与天下共。
他的文章实在是公器,应该与天下人共享。
吾尝评其妙,如龙马受鞚。
我曾尝试评价他的文章之妙,就像龙马受到鞍轭的约束一样。
燕许亦有名,此事恐未梦。
他的名声在燕京和许昌也传扬开来,但这件事或许还未变为现实。
呜呼大厦倾,孰可任梁栋?
啊,大厦正在倾斜,谁能承担起支撑大厦的责任?
愿公力起之,千载传正统;
但愿杨廷秀能振奋力量,传承正统文化千载;
时时醉黄封,高咏追屈宋。
时常陶醉于黄封之中,高唱追忆屈宋。
我如老苍鹘,寂寞愁独弄。
我就像一只老苍鹘,孤独地悲叹着。
杖屦勤来游,雪霁梅欲动。
我拄着拐杖,穿着草履勤奋地来游览,当雪霁时,梅花即将绽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杨廷秀的赞美和对文学的思考。杨廷秀是陆游的朋友,也是一位文学才子。诗人欢喜杨廷秀再次回到官署,表示对他的喜悦。诗中提到杨廷秀曾经离开这里,如今又回来,这种离别与归来的体验使得他更加重视并珍惜这里的一切。杨廷秀的文章被诗人形容为锦囊三千篇,字字律吕中,表示其文章的卓越之处。诗人认为杨廷秀的文章实为公器,应该与天下人共享,表达了对他的赞赏和期望。诗人曾尝试评价杨廷秀的文章之妙,将其比作龙马受鞍轭的约束,可见他对杨廷秀的文章赞叹之情。诗中提到燕许,指的是杨廷秀的名声传遍燕京和许昌,但这可能还未实现,暗示着尚需努力。接着,诗人运用大厦倾斜的隐喻,表达了时局动荡不安的情境,并表达了对杨廷秀能够承担起推动文化复兴的责任的希望。诗人愿意杨廷秀

作者介绍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楚泽多年一卧龙,新春雷雨起鳞踪。谁知天上争腾跃,偶落池中杂噞喁。且自摧藏随浪去,何当驾驭使云从。刘累只说古来有,暂屈泥蟠莫便慵。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几夜楼东晓望时,长庚缺月傍参旗。江湖已满焉能久,天地将秋更不疑。暑渐变凉差可喜,老难重少自堪悲。年来辈行凋零尽,诗卷中多赋挽诗。

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释耒而叹,乃作是诗,自愍其勤,庶几来岁之入以忘其劳焉。废垒无人顾,颓垣满蓬蒿。谁能捐筋力,岁晚不偿劳。独有孤旅人,天穷

岭下望岭上,夭矫蜒蜿飞。背无一仞阔,旁有万丈垂。循背匍匐行,视敢纵横施。惊魂及坠魄,往往随风吹。午日晒石热,手腹过蒸炊。大喘不可当,况乃言语为。心急足自缚,偷眼群峰低。烟烘浪掩掩,日走金离离。松头密如麻,明灭无断期。谁知万险中,得此希世奇。真勇是韩愈,乃作

少年从宦地,休日喜无涯。坐上强留客,街头旋买花。开轩催汛扫,脱帽共諠哗。村巷朋游绝,逢春祗自嗟。

江湾一转一重山,自入江来几转湾。檄到如风心倥偬,船行似箭眼斓斑。三场题目那容缓,一切工夫未得闲。夹岸青峰可相约,黄花前后待吾还。

形泰神劳极,心非貌敬多。甘从道左避,肯羡马前呵。雪屋听儿读,花房顾妾歌。同声不同调,末后看如何。

年光除日又元日,心事今吾非故吾。两板不须书郁垒,一杯亦强饮屠萝。添丁解事寻王母,内子伤时念老姑。欲报情深恩罔极,不终反哺愧林乌。

谒客冲泥路有声,笋舆风里转高城。秋山正要一意看,晓日倍添双目明。浅泺鸱盘思腐啄,孤汀鹤立念遐征。世间似我诗多有,莫漫逢人道姓名。

翠竹谩连云,天风不到。帘幕重重自热恼。冷香忽至,爱惜当同芝草。井花浮碧玉,炎威归。酒渴想东邻,忧心如扌寿。纳履生疑谩悔懊。未容沈李,相对尊前倾倒。报君惟短句,琼琚好。

溅瓦排檐散万丝,颠狂风筱要扶持。恩深到骨吾能报,急赋新凉第一诗。

先世论交旧,于今六十年。误蒙摛荐牍,深叹伏蒲篇。迅召辞何数,遗忠秘莫传。空馀华发像,雨泣拜貂蝉。

半世缘痴自作劳,万人争处我方逃。怜渠识尽公卿得,一马归来骨转高。

枝筇来访白云坳,绝异红尘势利交。把酒为君浇磊磈,携诗就我定推敲,不曾出市曾庞老,安得为云农盂郊。古锦囊中多秀句,家元书史莫徒抄。

持宪当休明,饬躬免颠沛。直绳备豪右,正色清冠盖。寄切才恨薄,职雄班匪大。坐居三独中,立在百僚外。简牍时休暇,依然秋兴多。披书唯骨鲠,循迹少闲和。庭树凌霜柏,池倾萎露荷。岁寒应可见,感此遂成歌。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片帆雨霁飞烟江,渔翁停棹歌沧浪。一声欸乃山水绿,浪中惊起双鸳鸯。双鸳鸯情一何美,同宿同飞在秋水。不似人生苦别离,女嫁征夫男战死。五湖烟景方纷争,闻歌顿欲思升平。邻舟短笛应风响,落日淡淡波冥冥。美人春词夸艳丽,皓齿朱唇楚腰细。江楼富贵今如何,不似沧浪真趣味。

虽同一城里,少省得从容。门掩园林僻,日高巾帻慵。孤鸿来半夜,积雪在诸峰。正忆毗陵客,声声隔水钟。

薰风时候。芍药披晴昼。天上玉阑干,展一枰、天家锦绣。汉宫唐殿。嫔御逞妖娆,飞燕女,太真妃,一样新妆就。黄金捻线,色与红芳斗。谁把绛绡衣,误将他、胭脂渍透。晚风生处,襟袖卷浓香,持玉斝,秉纱笼,倚醉听更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