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杨廷秀秘监再入馆

公去蓬山轻,公归蓬山重,锦囊三千篇,字字律吕中。
文章实公器,当与天下共。
吾尝评其妙,如龙马受鞚。
燕许亦有名,此事恐未梦。
呜呼大厦倾,孰可任梁栋?愿公力起之,千载传正统;时时醉黄封,高咏追屈宋。
我如老苍鹘,寂寞愁独弄。
杖屦勤来游,雪霁梅欲动。

作品评述

《喜杨廷秀秘监再入馆》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喜杨廷秀秘监再入馆
公去蓬山轻,公归蓬山重,
锦囊三千篇,字字律吕中。
文章实公器,当与天下共。
吾尝评其妙,如龙马受鞚。
燕许亦有名,此事恐未梦。
呜呼大厦倾,孰可任梁栋?
愿公力起之,千载传正统;
时时醉黄封,高咏追屈宋。
我如老苍鹘,寂寞愁独弄。
杖屦勤来游,雪霁梅欲动。

译文:
欢喜杨廷秀秘监再次入馆,
他离开蓬山轻盈地,回归蓬山又沉重,
锦囊中有三千篇文章,每个字都遵循律吕的规律。
他的文章真实而精妙,应当与天下共享。
我曾评价过它的妙处,就像龙马接受鞍轭一样。
燕许之间也有他的名声,但这件事可能还没有实现。
啊,大厦已经倾斜,谁能担任梁栋的重任?
愿杨廷秀振奋力量,将正统传承千载;
他时常陶醉于黄封之中,高唱追忆屈宋。
而我如同一只老苍鹘,孤独地悲叹着。
我拄着拐杖,穿着草履勤奋地来游,雪霁之时梅花即将动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杨廷秀的赞美和对文学的思考。杨廷秀是一个才华出众的文人,他的文章非常优秀,如同精心收纳在锦囊中的珍宝。诗人认为杨廷秀的文章实际且有才情,应该与天下人共享。诗人曾对杨廷秀的才华赞叹不已,认为他的文章妙趣横生,就像龙马受到鞍轭的驯服一样。诗中提到燕许,指的是杨廷秀的名声传遍燕京和许昌,但这可能仍然是一个梦想。整首诗以大厦倾斜的隐喻来形容时局动荡不安,诗人希望杨廷秀能振奋力量,将正统文化传承千载。诗人自比为一只老苍鹘,寂寞而忧愁,他用拄杖、穿草履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勤奋而孤独地追求文学的心境。诗词最后提到雪霁之时梅花即将动摇,暗示着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文学复兴的希望。

这首诗词通过对杨廷秀的赞美,抒发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以及对时代动荡的思考。诗人以自己的孤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作品,题为《喜杨廷秀秘监再入馆》。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喜杨廷秀秘监再入馆,
欣喜杨廷秀再次回到官署,
公去蓬山轻,公归蓬山重,
他曾离开这里,轻盈而去,如今又回到这里,沉重而归来,
锦囊三千篇,字字律吕中。
他的锦囊中装满了三千篇文章,每一字都符合音律要求。
文章实公器,当与天下共。
他的文章实在是公器,应该与天下人共享。
吾尝评其妙,如龙马受鞚。
我曾尝试评价他的文章之妙,就像龙马受到鞍轭的约束一样。
燕许亦有名,此事恐未梦。
他的名声在燕京和许昌也传扬开来,但这件事或许还未变为现实。
呜呼大厦倾,孰可任梁栋?
啊,大厦正在倾斜,谁能承担起支撑大厦的责任?
愿公力起之,千载传正统;
但愿杨廷秀能振奋力量,传承正统文化千载;
时时醉黄封,高咏追屈宋。
时常陶醉于黄封之中,高唱追忆屈宋。
我如老苍鹘,寂寞愁独弄。
我就像一只老苍鹘,孤独地悲叹着。
杖屦勤来游,雪霁梅欲动。
我拄着拐杖,穿着草履勤奋地来游览,当雪霁时,梅花即将绽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杨廷秀的赞美和对文学的思考。杨廷秀是陆游的朋友,也是一位文学才子。诗人欢喜杨廷秀再次回到官署,表示对他的喜悦。诗中提到杨廷秀曾经离开这里,如今又回来,这种离别与归来的体验使得他更加重视并珍惜这里的一切。杨廷秀的文章被诗人形容为锦囊三千篇,字字律吕中,表示其文章的卓越之处。诗人认为杨廷秀的文章实为公器,应该与天下人共享,表达了对他的赞赏和期望。诗人曾尝试评价杨廷秀的文章之妙,将其比作龙马受鞍轭的约束,可见他对杨廷秀的文章赞叹之情。诗中提到燕许,指的是杨廷秀的名声传遍燕京和许昌,但这可能还未实现,暗示着尚需努力。接着,诗人运用大厦倾斜的隐喻,表达了时局动荡不安的情境,并表达了对杨廷秀能够承担起推动文化复兴的责任的希望。诗人愿意杨廷秀

作者介绍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满头白粉紫葡萄,并无纹理项青毛。更兼淡薄轻银翅,三段之名亦似高。

双桐生空井。枝叶自相加。通泉浸其根。玄雨润其柯。绿叶何蓩蓩。青条视曲阿。上有双栖鸟。交颈鸣相和。何意行路者。秉丸弹是窠。

绿叶红花媚晓烟。黄蜂金蕊欲披莲。水风深处懒回船。可惜异香珠箔外,不辞清唱玉尊前。使星归觐九重天。

猎猎西风九月寒,元戎缓带抚斋坛。士腰弓箭翻云去,人拥旌旄夹道看。振旅阵酣金柝静,从军诗落玉蜍乾。南山不谓无嘉节,深惜贤玩燕安。

尘起一月忧无禾,瓦鸣三日忧雨多。书生重口轻肝肾,不如墙角蚯蚓方长哦。少昊行秋龙洒道,风作万木皆商歌。病夫强起开户立,万个银竹惊森罗。人间伟观如此少,倚杖不觉泥及靴。菊丛欹倒未足道,老境知奈梧桐何。是事且置当务本,菜圃已添三万科。

尘埋鬼笑有无间,多少真痴不贵閒。白日舒长问谁老,几将春梦到三山。

麦芒焦,桑椹紫,田家夫妇忙欲死。蚕入簇,麦登场,夫妇饱煖孰可当。道旁书生空有妇,不蚕而衣真汝负。功名富贵老不来,书剑风尘一生误。何时郎买百株桑,身耕妇织策最良。董生莫厌徵租吏,苏子无由黑貂弊。

出犹连蜀道,人已作秦音。

二君豪俊并侯家,歌舞争妍不受夸。闻道肌肤如素练,更堪鬓发似飞鸦。

葭灰管里气初浮,阳长阴消不自谋。吾道穷耶当复泰,此身老矣不禁愁。得闲正好寻诗社,乘兴何妨上钓舟。拟待梅开同胜赏,且宽归兴少迟留。

层楼重到已经旬,远岫晴岚发兴清。风送炎天堕冰雪,香清仙界引星辰。茶瓜暂唤林间客,杖履长输物外人。便欲从游赤松子,君恩应许乞微身。

珊瑚老树百花开,玉色灵泉滴翠崖。弹罢瑶琴黄鹤至,紫泥湿透藕丝鞋。

清江浦上临清闸,箫鼓丛祠饱馂余。几度会通桥上过,更无人说宋尚书。

山川今古在,伯业已寥寥。野雾迷花径,秋烟隔市桥。溪深新涨雨,江浊暗生潮。自喜兹行好,翩翩远市嚣。

力贫藏得五车书,趁就炎歊晒壁鱼。安得身间饶目力,年年铅椠课三余。

闽山多用地,列屋栖高禅。妙代积香苾,宝华散金莲。往时入廛手,来见住世缘。辽辽百年后,慧炬无复然。我公具正眼,为续旃檀烟。诸方坐老视,具卟世法船。少开迷云昏,氛埃遂澄鲜。我来偶相值,杖屦参高軿。牛花起一笑,归去跨林泉。从北竹阴下,饱饭纵横眠。

瞥见江南树,繁英照苑墙。无双春外色,第一腊前香。云叶遥惊目,琼枝昔断肠。莫吹羌坞笛,容易损孤芳。

晓日南窗一暖烘,采薇人去与谁同。人生毕竟皆如此,休怪浮图只说空。

雪山深处我非忘,百一十城印普光。弥勒楼开通线道,方知腊雪似春霜。

荦确莳籼米,浅清钓鲦鱼。兹事不在多,克俭即有余。俯仰六十载,山城八迁居。忆昔罢阃幕,始有此屋庐。鞠躬畚瓦砾,流汗薅茅苴。前后列花果,左右环图书。谁令厕朝士,又驾太守车。大兵革宇宙,乘时沸猱狙。斸掘坏畦径,抉偷夷庭除。厨荒败炊爨,室空移贮储。归来问邻旧,死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