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灵宫闻子规

今年未有子规声,忽向宫中树上鸣。
告诉落花春不管,裴回晓月恨难平。
斜风细雨又三月,柳絮浮云空一生。
岂不怀归归未得,倩渠傅语故园鹦。

作品评述

《景灵宫闻子规》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杨万里。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听到子规鸟的鸣叫声,引发了他对春天和离别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今年未有子规声,
忽向宫中树上鸣。
告诉落花春不管,
裴回晓月恨难平。
斜风细雨又三月,
柳絮浮云空一生。
岂不怀归归未得,
倩渠傅语故园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作者听到子规鸟的鸣叫声为起点,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和离别的感慨和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今年未有子规声,意味着往年春天的声音和景象没有出现,这让作者感到遗憾和失落。

接着,子规鸟忽然在宫中的树上鸣叫,这种突如其来的声音让作者感到惊讶。子规鸟的鸣叫告诉了落花,春天已经来临,但作者却感到无所谓,因为他的心中充满了离别的忧伤。

诗中的裴回晓月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痛苦和无奈。裴回意味着徘徊不定,晓月则象征着离别的寂寞。这两个意象共同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法平复的恨意。

接下来,诗中描述了斜风细雨的景象,这是春天的特征。柳絮和浮云象征着飘忽不定的人生和虚幻的世界。这里作者用斜风细雨和柳絮浮云来比喻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他自己的一生。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归乡的思念和未能实现的愿望。他渴望回到故园,但却未能如愿。他希望借助他人的话语,了解故园的消息,这里的倩渠傅语指的是他希望通过他人的口信来了解故园的情况。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子规鸟的鸣叫和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和归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意象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诗词推荐

庐江城外柳堪攀,万里行人尚未还。借问景阳台下客,谢家谁更卧东山。

龛龙去东海,时日隐西斜。敬文今不在,碎石入流沙。

坤兴厚载,黄裳元吉。宅中居正,含章抱质。分王四季,其功靡秩。育此群生,首兹六律。

修行人,休失错。仔细寻思,外乐不如内乐。常清净、自有清欢,本来真踊跃。无忧愁,无染著。自在逍遥,气神辉霍。行功成、显个胎仙,

空中雨阁。一段轻阴,翠铺林薄。橘内仙翁,棋边公子,共成清乐。主人有井留车,看席上、云轻柳弱。斗转檐头,鸡鸣窗外,无人知觉。

节物贫家有故常,春盘腊粥逐时忙。悠悠岁月催双鬓,草草鸡豚荐一觞。人意自殊平日乐,梅花宁减故时香?小园新展西南角,挂树青萝百尺长。

秋水芙蓉幕,时闻啸诺歌。簿书精力尽,台省故人多。别酒禁愁得,交情奈久何。怀君四德信,廉正复谦和。

姑山糠秕铸尧舜,铁拐刀圭度吕钟。结裹诸君成禹孟,可能不是老夫功。

天下艰难际,全家入华山。几劳丹诏问,空见使臣还。瀑布寒吹梦,莲峰翠湿关。兵戈阻相访,身老瘴云间。

馆娃南面即香山,画舸争浮日往还。翠盖风翻红袖影,芙蓉一路照波间。

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

阳灵配德,阴魄昭升。尧坛凤下,汉室龙兴。伣天作对,前旒是凝。化行南国,道盛西陵。造舟集灌,无德而称。我粢既洁,我醴既澄。阴阴灵庙,光灵若凭。德馨惟飨,孝思烝烝.乾道既亨,坤元以贞。肃雍攸在,辅佐斯成。外睦九族,内光一庭。克生睿哲,祚我休明。钦若徽范,悠哉淑

渡江无故老,文武少全材。金玉其相者,朝廷有几哉。銮坡资润色,虎帐壮规恢。盍展经纶蕴,登调鼎鼐梅。

曾是南荆地,他年竹马迎。旌旗严骑士,弧矢盛民兵。细考规摹旧,还各节制明。思公如岘首,同我泪纵横。

此生湖海惯漂浮,黄鹤垂虹已倦游。七载云门穿布袜,今年严濑著羊裘。戴溪亭外天台路,扬子江头艳滪舟。欲跨祁连窥瀚海,只今谁是冠军侯。

前年呼舫下玻瓈,突兀新楼闯目围。雁影已随流水去,鹤归空感昔人非。曩游历历梦中似,往事茫茫知者稀。幸有季衡风味肖,何当倚槛语朝晖。

君到临邛问酒垆,近来还有长卿无。金徽却是无情物,不许文君忆故夫。

昔人一出正朋字,今我惭非行秘书。人样相看愿元佑,诗章甚雅突黄初。竞言汲戆犹须复,或谓颜愚亦可如。把酒对花姑勿论,春行后长莫妨徐。

洛阳一别四千里,边庭流血成海水。自经丧乱少睡眠,手脚冻皴皮肉死。反鏁衡门守环堵,稚子无忧走风雨。此时与子空归来,喜得与子长夜语。

贵家纨袴金梭织,贫家布袴才蔽膝。半夜打门持文书,脱袴贳酒待里胥。何时赎袴要御寒,亦为官掩催租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