鶗鴂吟

朝阳有鸣凤,不闻千万祀。
鶗鴂催众芳,晨间先入耳。
秋风白露晞,从是尔啼时。
如何上春日,唧唧满庭飞。

作品评述

《鶗鴂吟》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朝阳冉冉升起时有鸣凤的美景,但却没有千万祭祀的声音,鸣凤的鸣叫声反而成为晨间第一个进入人们耳中的声音。秋风吹拂着白露,那时候鸣凤哭鸣。然而,在这美好的春天,它如何能进入耳中,唧唧地在院子里飞翔呢?

诗词中融入了许多自然元素,如朝阳、鸣凤、白露等,使整首诗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通过鸣凤的声音,诗人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同时也表达了一种默默无闻的美,就像鸣凤的声音没有得到人们的关注和祭祀,但却是大自然中最早进入人们耳中的声音。

这首诗情景交融,语言简练,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在充满繁华和浮躁的现代社会中,诗词中平凡而真实的美,使人们能够沉静下来,感受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宁静。

作者介绍

刘禹锡,博通子史百家,精于医,有《传信方》二卷(《宋史·艺文志》六),已佚。事见《过庭录》。

诗词推荐

日到虞泉落,天从杞国崩。去年寿宁节,今夕永熙陵。薤露悲风起,松阡苦雾凝。龙髯攀不及,千古恨难胜。

淮海风涛起,江关忧思长。同悲鹊绕树,独坐雁随阳。山晚云藏雪,汀寒月照霜。由来濯缨处,渔父爱沧浪。

窗外修篁仅百竿,相看不待报平安。何时得我身强健,共尔青青到岁寒。

离魂断续楚江壖,叶坠初红十月天。紫陌事多难数悉,青山长在好闲眠。方趋上国期干禄,未得空堂学坐禅。他岁若教如范蠡,也应须入五湖烟。

本自柴门静,谁令种竹喧。月来将画写,负过引书翻。默坐雨偏响,闲眠雪易繁。动中还有静,此意互为根。

十年西浙曳长裾,千里东归指旧庐。原上鹡鸰终有托,旅中嬴博近何如。朝廷未拟申公使,弟子犹传伏胜书。江草江花总无限,为君今日重嗟吁。

文章漫道能吞凤,杯酒何曾解吃鱼。今日梓州张社会,应须遭这老尚书。

腊雪连春雪,商民舞且歌。数年求不得,一尺未为多。试法烹茶鼎,资吟落钓蓑。登楼应更好,丹水是银河。

甲光射曾云,雨脚不敢到。西山明古雪,秋日一竿照。先偏井络密,後拒参旗掉。分弓滴博平,鸣剑伊吾小。君看天山箭,狐兔何足了开边吾岂敢,自治有余巧。归来翠帷卷,聊共黄花笑。虽无落帽风,亦复接{上四下离}倒。余闲校笔阵,刻烛龙蛇扫。毛锥乃更勇,我亦鼓旗噪。

抗步碧潭弥弥,五畲青髻累累。何年乔木倚筇枝。搜寻同队者,追说钓游时。今日昂藏称壮子,向来襁褓婴儿。年周甲子又重书。岂容藏老丑,照白有清池。

大虚涂毒鼓,有病闻皆愈。无病闻皆死,死了却苏来,谁会辜负你。

〔离骚题作山中人〕山寂寂兮无人。又苍苍兮多木。群龙兮满朝。君何为兮空谷。文寡和兮思深。道难知兮行独。悦石上兮流泉。与松间兮草屋。入云中兮养鸡。上山头兮抱犊。神与枣兮如瓜。虎卖杏兮收谷。愧不才兮妨贤。嫌既老兮贪禄。誓解印兮相从。何詹尹兮何(一作可)卜。山中人

曲江山水闻来久,恐不知名访倍难。愿借图经将入界,每逢佳处便开看。

雨洗风梳两斗新,凌波微步袜生尘。真成红玉娇相倚,不减昭阳第一人。

社友携诗访,怜予满面尘。么么今出局,不是社中人。

一个冬青树,莺声日日来。屋西偏娅姹,应是绿云堆。

杖策山隈亦水滨,閒中未害饱经纶。何曾寂寞嵌岩裹,惯着风流廓庙人。

偶至无尘空翠间,雨花甘露境闲闲。身心未寂终为累,非想天中独退还。

天既丧我妻,又复丧我子。两眼虽未枯,片心将欲死。雨落入地中,珠沈入海底。赴海可见珠,掘地可见水。唯人归泉下,万古知已矣。拊膺当问谁,憔悴监中鬼。

惟有莺莺燕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