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雅十首·《耆武》三章

帝嗟汙邦,久罹于兵。
或暴下以征,或敷虐以刑。
予命中典,协于图经。
民服德音,室家以宁。

作品评述

《皇雅十首·《耆武》三章》是宋代诗人尹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帝嗟污邦,久罹于兵。
或暴下以征,或敷虐以刑。
予命中典,协于图经。
民服德音,室家以宁。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国家长期受到战争的玷污和摧残的景象。国君深感悲叹,因为国家长久以来一直饱受战乱之苦。或者是暴君动辄发动战争,或者是残暴地施行刑法。然而,作者自己被命运所安排,身处于中央政权,参与制定国家的政策。他希望能够协调众多的智慧,依据经典的图书,给国家带来和平和安宁。最终,人民将会听从德行的声音,家庭和社会将能够安居乐业。

赏析:
这首诗词以明快简洁的语言描述了一个社会和政治的现实问题。尹洙通过对国家长期战乱的描写,表达了对战乱和残暴统治的深切忧虑。他认为,国家的安宁需要建立在德行的基础上,而不是靠暴力和刑罚来维持。作为一位身居权力中心的官员,尹洙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参与国家的治理并为人民谋福祉。他相信,通过德行的声音和智慧的指导,人民将能够安居乐业,家庭和社会将能够恢复平静和安宁。

这首诗词反映了尹洙对社会和政治问题的关切,以及他对和平与善治的向往。尹洙的表达简明扼要,诗词的节奏流畅,通过对比国家的困境和理想状态的描述,使诗词更具感染力。同时,他通过运用音韵和对偶等修辞手法,使整首诗词的语言更加优美,增强了诗意的表达。

总体而言,这首《耆武》三章诗词通过对国家战乱和德行治理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善治的渴望,展示了尹洙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诗词推荐

来湘话浙倍绸缪,天路风高借莫留。不俟驾行何惮暑,适逢圭观恰当秋。登仙堪羡星辰履,归老终寻雪夜舟。公到甘泉陈大计,毋忘膏雨泽南州。

来来先上上方看,眼界无穷世界宽。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众山迢递皆相叠,一路高低不记盘。清峭关心惜归去,他时梦到亦难判。

槁乾迂事业,讲授老功夫。日暮乌声急,山空鹤影孤。高谭霜皎洁,及物雨昭苏。已矣公何憾,于今道未臞。

虎头燕含足奇谋,玉帐兵形象水流。此去关河应不远,上方拟筑望英楼。

北风无时休,荒山路绵绵。老马被吹扬,却立不肯前。我仆行且仆,竟日数里间。悠然欲何适,正坐归无田。

大柄如归手,蚊虻莫浪飞。

苦阶滴雨翠方浓,须把寒珠溅鹿葱。梅子犹粘雪前蕊,海棠生恨夜来风。

欢娱电掣。何况轻离别。料得两情无奈,思量尽、总难说。酒热。凄兴发。共寻波底月。长结西湖心愿,水有尽、情无歇。

汉宫梳罢女真妆,望金仙、朝朝暮暮。

南山如佳人,秀色慰我思。微风从东来,清洛摇春漪。驱马出门去,悠悠踏长堤。暖日丽花草,微云渡南溪。高丘者谁子,断裂岗前碑。当年岂不伟,泯泯今谁知。老翁驱牛耕,坟草半已犁。功名但若此,达士观如遗。饮酒复饮酒,劝君无复辞。人生百无益,惟有饮庶几。

朱门近在府园乐,杖屡过从跬步中。避暑连翩投辖宴,析酲萧洒满襟风。闲来高韵浑如鹤,醉里朱颜却变童。剪烛添香欢未极,但惊铜漏太匆匆。

苍生气类古犹今,安用冥鸿物外吟。不是九州同急难,尼山谁识怃然心。

又是春来虚不空。今朝斗撮和风。使我得飘蓬。前游云水,大路长通。虽是心慵身莫懒,但予好药名芎。服了身轻体健,积功积功。须上穹窿

得宝耶,弘农耶?弘农耶,得宝耶?

暖山北来耸峨峨,汉水东下流滔滔。开轩直可望百里,最爱此榭凌云高。

赤日若射火,林风不动梢。羸汗尚流沛,冠服岂堪包。贵人谅有禀,惯习非强教。窃观行车马,坌荡剧煨炮。宁思山中人,石泉浸两骹。

圣道如太极,品彙自生成。二人各言志,点也心和平。春风发高咏,怀哉沂水滨。千载宁遐思,光景无边春。一潭鉴寒碧,方寸洞虚明。执卷恍瞻前,舍瑟铿有声。勿遣柱后文,醨我春风醇。穹舞丽景舒,琴歌南薰清。谁知此中乐,天理皆流行。

垂老东君恋旧寒,惜春情绪正孤单。笑它功业传千古,还我诗书博一安。芍药阶前风味浅,酴醾架上典刑残。勒回春色凭诗句,生意津津上笔端。

岑楼上独园,高槛俯平原。野秀风烟合,春深草木繁。晴山明历历,远水去浑浑。兴出青冥外,心随独鹤翻。

我爱山居好,閒吟树倚身。田园无事日,天地自由人。野竹穷三迳,山苗草八珍。醉归浑不记,黄犊自知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