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蜀阜二首

西风吹步上云衢,万竹深围一草庐。
分付儿童勿轻剪,蜀溪风月正关渠。

作品评述

《登蜀阜二首》是宋代钱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西风吹步上云衢,
万竹深围一草庐。
分付儿童勿轻剪,
蜀溪风月正关渠。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登上蜀阜后的景象。西风吹拂着,作者走上云衢(云中的大道),周围是郁郁葱葱的万竹,围绕着一座简陋的草庐。作者嘱咐儿童不要随意剪断这些竹子,因为这里的蜀溪、蜀山、风景和月光都与渠道有着紧密的联系。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蜀山的壮丽景色和自然之美。西风吹拂着云衢,给人一种高远的感觉,使人产生登高远望的欲望。万竹深围一草庐,形容竹子的茂密,与简陋的草庐形成鲜明的对比,显示出作者淡泊名利的心境。作者嘱咐儿童勿轻剪竹子,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保护之心,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最后一句“蜀溪风月正关渠”,蜀溪和风景与渠道相互关联,暗示了大自然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深刻含义。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展现了作者的修身养性和对传统文化的追求。同时,通过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诗词也传达了一种生态保护的理念。整首诗意境清新,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和想象的空间,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作者介绍

钱时(一一七五~一二四四),字子是,学者称融堂先生,淳安(今属浙江)人。早年从杨简学,爲朱熹所重。江东提刑袁甫作象山书院,延主讲席。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以布衣召见,赐进士出身,授秘阁校勘,预修国史。后辞归,居乡蜀阜玉屏街北山之冈,创融堂书院。淳祐四年卒,年七十。有《蜀阜集》十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等,已佚。今存民国十六年徐氏刻《蜀阜存稿》三卷。事见本集卷首《融堂先生行实》,《宋史》卷四○七《杨简传》附。 钱时诗,以《蜀阜存稿》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编爲二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舍舟越西冈,入林解我衣。青刍适马性,好鸟知人归。晨光映远岫,夕露见日晞。迟暮少寝食,清旷喜荆扉。经过倦俗态,在野无所违。试问甘藜藿,未肯羡轻肥。喧静不同科,出处各天机。勿矜朱门是,陋此白屋非。明朝步邻里,长老可以依。时危赋敛数,脱粟为尔挥。相携行豆田,秋花

穿凿虚空幻架成,从来共住不知名。笑他借位明功底,错认檐头雨滴声。

墙角有恶木,据我千亩园。蔽亏日月光,壅遏雨露恩。其下草不殖,况乃兰与荪。苍藤交龙蛇,护拥何雄尊。厨人告薪绝,命斧急剪髠。终然非远图,会当拔其根。

洞庭舟始泊,桂江帆又开。魂从会处断,愁向笑中来。惝怳看残景,殷勤祝此杯。衡阳刷羽待,成取一行回。

文史平居乐,尘埃少别心。都门开柳色,樽酒驻车音。汉节光华远,春风藻思深。一闻传丽句,清兴霭盈襟。

缘重量上手并安脚。顿得来、真真没错。金炉立起琼花作。烧炼出、这般丹药。三田九转明光烁。八脉上、四门开却。虚空一点成灼灼。无言

长日初随彩线还,阴阴帘幕曲栏干。白袍三百近洙泗,青桂两株如广寒。下笔万蚕争食叶,为文三峡泻惊湍。谁知潦倒真无补,不愧无毡愧素餐。

君能千里来,乃作触热去。凉秋幸非遥,归计无已遽。向来文字间,讲论有平素。及兹共王事,益得君佳处。几微独深窥,圭角本不露。岂期寂寞滨,获此友朋助。吾邦虽云僻,山水足奇趣。更期休沐晨,相与穷杖屦。匆匆何少悰,咄咄出别语。君怀负丞恩,行矣当及戍。我亦念归欤,霜天

橘生江上洲,过江化为枳。情性本非殊,风土不相似。

昔闻仙子宅,今幸过琳宫。溪曲三三水,山环六六峰。翠云升送雨,白鹤舞凌风。好影游归晚,箫声缥缈中。

仙子归来逸兴赊,梦中犹说旧繁华。春风转首情何已?却向江南认杏花。

剪新幡儿,斜插真珠髻。

千户侯封有国权,裁能姜韮当畦千。如今谁是凄凉尉,却有新诗可手编。

松桂移栽满,园亭改築新。诗书千古事,松桂四时心。萧瑟风成韵,扶疏月满阴。一琴聊自托,山水是知音。

苍然片石寒,百道飞泉吐。高堂忽萧飒,坐失炎蒸苦。蛟龙卧欲飞,仰噀秋空雨。

楚塞金陵靖,巴山玉垒空。万方无一事,端拱大明宫。雪霁长杨苑,冰开太液池。宫中行乐日,天下盛明时。柳色烟相似,梨花雪不如。春风真有意,一一丽皇居。月上宫花静,烟含苑树深。银台门已闭,仙漏夜沉沉。九重青琐闼,百尺碧云楼。明月秋风起,珠帘上玉钩。

别是人间催老物,穷为我辈绝交方。相思最苦长安月,不照离人夜半床。

清时无事更年丰,两地风光诗咏中。可是山前无警报,旗铃千里递诗筒。

纷纷人少强,有客面如铁。前日方游吴,今日又走越。一身天地间,行役劳岁月。问子去何为,岂是事干谒。往访蓬莱翁,欲换诗仙骨。此行遇故知,茂林有清樾。元龙百尺楼,千钧引一发。妙年负壮志,三军不可夺。不见韩致光,虎须手曾捋。不见烛之武,虽老更奇崛。一杯壮行色,肯作

景阳妆罢琼窗暖,欲照澄明香步懒。桥上衣多抱彩云,金鳞不动春塘满。黄印额山轻为尘,翠鳞红稚俱含嚬。桃花百媚如欲语,曾为无双今两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