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和次韩韵

一枝横亚竹梢黄,宫样新翻半额妆。
閒淡似宜冬后日,清癯应怯夜来霜。
生憎丹脸娇含酒,巧妬冰肌冷透香。
取蜡为花缘底事,浪吟空发少年狂。

作品评述

《腊梅和次韩韵》是宋代诗人王之道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绘了一枝梅花,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对生命的思考。

译文:
一枝横亚竹梢黄,
宫样新翻半额妆。
閒淡似宜冬后日,
清癯应怯夜来霜。
生憎丹脸娇含酒,
巧妬冰肌冷透香。
取蜡为花缘底事,
浪吟空发少年狂。

诗意:
这支梅花横挂在竹梢上,花瓣呈现出淡黄的色彩,宛如宫廷女子新装打扮的半额妆容。它清淡的气质仿佛适合冬日后的阳光,纤瘦的身姿似乎害怕夜晚的霜冷。尽管它是嫣红的面颊中含有美酒的,但它矫揉造作的冰肌透出一股冷香。取蜡来描绘花朵的边缘,这是一种技艺,但它的吟唱却流露出一种年轻的狂热。

赏析:
王之道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示了他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对生命的思考。梅花在冬天中孤芳自傲,它的清淡和清瘦让人感受到冬日的静谧。梅花以其纯洁的形象和坚韧的生命力,成为了诗人表达自己情感和追求自由的寄托。诗中的描写细腻而富有意境,通过对梅花的形象描绘,传递了一种淡泊宁静、独立自持的人生态度。诗人借用梅花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真实自我的心声。

整首诗以梅花为主题,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和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绘手法,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写和对花朵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坚韧和纯洁的追求。整篇诗词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并引发读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

作者介绍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都市今重到,文园更倦游。依依返穷峡,得得上归舟。往事深能忆,沈疴久合瘳。行经古祠庙,应酹旧山丘。梁甫遗馨在,降笺杀气浮。白衣犹肯出,黄里不包羞。一听巴人曲,多贻汉玺忧。花蒙尘漠漠,苑抱水悠悠。蠢尔狂童辈,俱为灭族囚。坤维元自正,栈阁未应修。管乐谁能并,卿云

子真河朔尉,邑里带清漳。春草迎袍色,晴花拂绶香。青山入官舍,黄鸟度宫墙。若到铜台上,应怜魏寝荒。

楚调悠然抑更扬,四愁平子五噫梁。身同落叶常无定,□比寒花似较长。但喜有乡频得醉,不知何药号为狂。芬香臭腐俱尘土,莫问桑田与海洋。

符箓玉搔头,艾虎青丝鬓。一曲清歌倒酒莲,尚有香蒲晕。角簟碧纱厨,挥扇消烦闷。唯有先生心地凉,不怕炎曦近。

绿绿竹生笋,黄黄菜又花。一年今已夏,孤客未还家。夜对青灯减,朝看白发加。由来事笔砚,不若艺桑麻。

玉立堂堂社稷臣,人言忠献是前身。三生书锦堂前梦,莫忘当年作记人。

鄞江一丈水,清可照人心。

急雪穿帘绕蜡灯,梅花微笑古铜瓶。朔风恶剧惊人杀,吹倒琉璃六曲屏。

紫殿朝仪正,朱书郡邸随。九天排仗马,百辟听朝鸡。跸警枫庭悄,人归柳院迷。廿年曾补被,犹忆直金闺。

全树婆娑夥匪奢,数枝纖瘦少尤佳。春风上苑吾何泰,落月孤村汝自嗟。定论要为尘外物,细看那是世间花。不然山谷能诗老。曷与山礬计等差。

拟龙山、把酒酹西风,西风苦无情。似秋容不受,骚人登眺,特地慳晴。依稀两三过雁,何处是方城。目断危楼外,山远烟轻。且对黄花一笑,叹浮生易老,乐事难并。唤遏云低唱,檐溜任霏铃。问何如、乌纱折角,把芳名、盖取晋参军。东篱下,阴晴不管,输与渊明。

雁荡山头鴈,如随太守来。秋风既与至,春日定同回。上宰无忘旧,明时必用才。自於章句老,经册向萤开。

承平日久寰宇泰,选伎徵歌皆绝代。教坊不进胡旋女,内廷自试天魔队。天魔队子呈新番,似佛非佛蛮非蛮。司徒初传秘密法,世外有乐超人间。真珠璎珞黄金缕,十六妖娥出禁御。满围香玉逞腰肢,一派歌云随掌股。飘飖初似雪回风,宛转还同雁遵渚。桂香满殿步月妃,花雨飞空降天女。

生铜夜夜鸣,剉铁未尝缺。主人久提携,何事赠离别。借问岂酬恩,请看镡上血。休惭补履功,出处异施设。

天地神只不可诬,小人君子费分疎。我无其事初何卹,自揆於心或未如。岂是大颠留乃服,只闻刺史造吾庐。谁能脱略形骸外,孟简尚书谩寄书。

穿幽透密,傍园林宴乐,清时钟鼓。帘隔波纹分昼影,融得一壶春聚。篆径通花,花多迷径,难省来时路。缓寻深静,野云松下无数。空翠暗湿荷衣,夷犹舒啸,日涉成佳趣。香雪因风晴更落,知是山中何树。响石横琴,悬崖拥槛,待月慵归去。忽来诗思,水田飞下白鹭。

千山同一月,万户尽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平津东阁在,别是竹林期。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门随深巷静,窗过远钟迟。客舍苔生处,依依又赋诗。

平明送葬上都门,绋翣交横逐去魂。归来冷笑悲身事,唤妇呼儿索酒盆。

戚閈疏恩厚,勋门积庆余。弓弯飞将臂,架插邺侯书。六纛秦官重,三槐汉相如。惜哉终半百,闻者为欷歔。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