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天津桥晴望

闲立津桥上,寒光动远林。
皇宫对嵩顶,清洛贯城心。
雪路初晴出,人家向晚深。
自从王在镐,天宝至如今。

作品评述

《过天津桥晴望》是唐代诗人姚合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立在天津桥上,远眺的场景。

译文如下:
闲立津桥上,寒光动远林。
皇宫对嵩顶,清洛贯城心。
雪路初晴出,人家向晚深。
自从王在镐,天宝至如今。

这首诗词以唐代首都洛阳的天津桥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作为唐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洛阳城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皇宫”指的是皇宫和嵩山相对应的景观,意为洛阳城的重要地标;“清洛贯城心”描绘了格外清澈的洛河穿过洛阳城的情景。

接下来的两句“雪路初晴出,人家向晚深”描写了初春时分,雪路初露,家家户户在夕阳下逐渐安静下来的景色。

最后两句“自从王在镐,天宝至如今”则提到了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安(即“镐”)登基为帝后,洛阳经历了几百年的繁荣,直到当时的年代(天宝年间)依然辉煌。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洛阳城的富饶、繁华与历史底蕴,展现了诗人对洛阳城的深厚情感和对唐朝盛世的景仰之情。

作者介绍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诗词推荐

云外丹青万仞梯,木阴合处子规啼。嘉陵栈路吾能说,略似黄亭到紫溪。

讲事当农隙,于畋法健行。百神奔汉跸,万骑扈轩营,彍弩先驱肃,彫戈后队明。云罗垂列岳,虎落压裨瀛。掠野毛群萃,搜林羽族并。熊罴兆中见,鹅鹳阵前程。叠中星弧妙,连飞月箭轻。雁穷书并坠,兔尽窟兼平。俊鹘交拳击,寒鹰厉吻鸣。舞骖均耳耳,鋂犬斗令令。示祝仍开纲,招虞

百尺危桥跨彩虹,快输白浪入晴空。眼惊巫峡江山近,身在苏仙诗句中。

杀活禅机本自由,顺行逆用总先筹。伽梨亲抱貍奴送,管是南泉是赵州。

几日东风独掩门,忽傅佳咏感芳辰。应缘高位须忧国,未必多情便负春。过眼只看花艳疾,惊心初见草芽新。狂吟烂醉无拘事,始信光阴属散人。

伸脚踏沙迹,开口吃汉天。见天不见雪,况辨雪与毡。环观不敢杀,谓是不死仙。汉庭方求不死该,方士取露和玉屑,何如老臣毡夹雪。

枫落吴江归兴浓,不知何日定相逢。山中独对三生石,城外谁听半夜钟。金井露凉鸣蟋蟀,石池霜早歇芙蓉。新诗别后须相寄,只在云深第一峰。

琴轸含房风未吹,盈盈脉脉度炎晖。怪来一夜丹须拆,杯酒新翻阿措衣。

春山处处客思家,淡日村烟酒旆斜。胡蝶不知人事别,绕廧间弄紫藤花。

行似针毡动,卧若栗球圆。莫欺如此大,谁敢便行拳。

明如九井璜,美如三危露。贞观魏公孙,今来功名误,儿时汉南柳,摇落伤岁暮。时不与我谋,羲和促天步。

已知羽驾朝金阙,不用烧兰望玉京。应是易迁明月好,玉皇留看舞双成。

想高情千古,谁得似、仲容贤。把山海遗音,写归玄璧,妙绝当年。清风竹林人去,被浮哇、迷却性中天。不有黄台公子,宁闻清庙朱弦。博山香底坐*仙。幽兴想飘然。笑袅袅繁声,三生儿女,恩怨流连。回头月明千里,正松风、岩壑和流泉。座上神游八表,知音不在言传。

周南留滞玉堂仙,千骑那教下蜀川。梁上几看明月夜,江东空想暮云天。五年契阔音书断,万里归来语笑鲜。喜有常郎天下士,肯来相对语残编。

惯向青林与碧溪,幽居竹石自相宜。种成满眼花堆锦,开落如今总不知。

柴门深掩古城秋,背郭缘溪一径幽。不有小园新竹色,君来那肯暂淹留。

问楼头几多烟景,长风千里吹送。洞庭岛屿留残雪,依约玉龙飞动。天故综。要老子南来,添得诗囊重。遥山翠耸。更淡淡斜阳,萧萧落木,感慨古今共。人间世,何处祥麟威凤。繁华一枕春梦。江湖无限闲风月,待我往来吟弄。君莫痛。看起舞纷纷,踏破中宵瓮。深杯自捧。便唤起湘累,

侍亲数数来浮汴,护榇迢迢复渡淮。旨蓄曾无御寒具,细君唯有隐居钗。月衔远入鱼衔浪,潮退长汀蚌阁崖。素服华颠色相似,青铜不忍见形骸。

旧书零落不能收,漫说当年寒具油。归至未成三迳扫,契深重叙百年游。交情要是乐莫乐,世态从渠浮自浮。雨薄云开冬似暖,一杯相与共扶头。

萧萧白发出宫门,羽服星冠道意存。霄汉九重辞凤阙,云山何处访桃源。瑶池醉月劳仙梦,玉辇乘春却帝恩。回首吹箫天上伴,上阳花落共谁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