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节

圣朝佳节遇长春,跪捧金炉祝又焚。
宝藏发来天地秀,兵戈销后帝皇尊。
太平基址千年永,混一车书万古存。
更有馨香满芳槛,和风迟日在兰荪。

作品评述

诗词《长春节》描写了唐代圣朝盛世时期的大好时光。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圣朝佳节遇长春,
跪捧金炉祝又焚。
宝藏发来天地秀,
兵戈销后帝皇尊。
太平基址千年永,
混一车书万古存。
更有馨香满芳槛,
和风迟日在兰荪。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唐朝的盛世时期,人们在长春节庆典上燃烧香炉,向上天祈福。这个盛世时期有着宝藏般的瑰宝,天地间洋溢着美丽的景色,帝皇的尊贵不再受到战争的影响。太平的基础将永久存在,文化的财富将长久流传。更有芳香弥漫于宫殿之间,轻风吹拂着花草。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长春节庆典的场景,表达了唐朝盛世的繁荣和太平的美好。诗中的长春节象征着吉祥和繁荣,人们跪拜祈福,金炉燃烧着香火,象征着对神圣的敬畏和上天的祈求。宝藏发来指的是唐朝的瑰宝和丰富的资源,天地秀指的是美丽的景色和富饶的土地。兵戈销后,帝皇尊表示国家和皇帝的尊贵再也不会受到战争的干扰。太平基址千年永指的是唐朝太平盛世的基础稳固,将会持续下去。混一车书万古存意味着唐朝文化的繁荣和文物的保存。最后两句描写了长春节庆典中的香炉和花草,整个氛围是和谐、美好的。整首诗描绘了唐朝盛世时期的繁荣景象,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安定和文化的繁荣。

诗词推荐

懿文光典册,善美过昭明。历数归元子,哀荣动圣情。神灵游帝所,陵寝镇天京。诔德南郊在,千秋有颂声。

讽喻

迢迢幽溪上,寂寂野人居。泠泠风入树,鸡鸣墟。白日三杯酒,清秋一草庐。闲花阶下笑,谓我意何如。

讽喻

城楼成鼓尽三更,灯射斋窗一黍明。窗下有人动不寐,隔墙独听读书声。

讽喻

宫讲先生句子香,晦庵衣钵有余芳。松篁性本参天直,杨柳情仍庇地长。自恨此身真逆旅,不知何日更传觞。山人初向山中起,还欲归来水一方。

讽喻

山绕彤城瑞雾凝,催班晓色渐分明。龙门肃立章身别,得著银袍却最荣。

讽喻

鹏赋年犹少。晚飘蓬、夜郎秋浦,渔歌猿啸。骏马名姬俱散去,参透南华微妙。敛万丈、光芒回照。妃子将军瞋个甚,老先生、拂袖金闺了。供玉齿,粲然笑。解骖赖有汾阳老。叹今人、布衣交薄,绨袍情少。黄祖斗筲何足算,鹦鹉才高命夭。与贺监、其归同道。脱下锦袍与呆底,谪仙人、

讽喻

子卿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韦韝毳幕,以御风雨;羶肉酪浆,以充饥渴。举目言

讽喻

封侯谁不愿,顾我独何心。为忆父所爱,偏於少子深。

讽喻

达人所遇有生涯,高卧穷阎自一家。阅世正嫌岩下电,开樽且看雾中花。

讽喻

带掌丝纶出镇时,乐天当日未如之。九迁官职光鵷鹭,百二山河壮虎貔。汉殿旧题司马赋,秦楼新唱舍人诗。相思大欲相寻处,酒户如何敌酒巵。

讽喻

配合阴阳法自然,得成此物号先天。妙中妙妙妙真妙,渊处渊渊渊又渊。下手工夫终百日,夺他造化几千年。从头细试渔庄录,方信神仙不浪传。

讽喻

雒坛爟火夜升烟,卤簿如云绣色鲜。万姓欢呼感泣,此生重遇太平年。

讽喻

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驩。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

讽喻

又入乱峰去,远程殊未归。烟萝迷客路,山果落征衣。欹石临清浅,晴云出翠微。渔潭明夜泊,心忆谢玄晖。

讽喻

别去仙山今几春,客心牢落渴生尘。建溪寄向双溪去,一饮还应念故人。

讽喻

蛮烟无处洗,梅蕊不胜清。顾我已头白,见渠犹眼明。折来知韵胜,落去得愁生。坐久江南梦,园林雪正晴。

讽喻

南行春已满,路半水茫然。楚望花当渡,湘阴橘满川。山横湖色上,帆出鸟行前。此任无辞远,亲人贵用还。

讽喻

阃帅差夫欲太平,浚河才了又修城。挑小组鍫镬无休日,失业妻儿有叹声。两个布衫寒透骨,半盂蒸饭冷无羹。何时一统山河了,只向春田带雨耕。

讽喻

幽花耿耿意羞春,纫佩何人香满身。一寸芳心须自保,长松百尺有为薪。

讽喻

风月亭危致爽,管弦声脆休催。主人只是旧时怀。锦瑟旁边须醉。玉殿何须侬去,沙堤只要公来。看看红药又翻阶。趁取西湖春会。

讽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