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东都别牡丹

十年不见小庭花,紫萼临开又别家。
上马出门回首望,何时更得到京华。

作品评述

《赴东都别牡丹》是唐代诗人令狐楚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十年不见小庭花,
紫萼临开又别家。
上马出门回首望,
何时更得到京华。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令狐楚告别牡丹花园前往东都的场景。诗人表示自己已经有十年没有见到故乡的牡丹花了,此刻它们正开放着紫色的花瓣,而自己却要离开这个家园。诗人上马离开时,回头望着故乡,希望能够再次回到东都的繁华之地。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牡丹花园和离别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过去的思念之情。牡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花卉之一,象征着富丽、高洁、庄重和繁荣。诗人十年未见的小庭花,暗示了他离开家园已有相当长的时间。紫色的花瓣则增添了一丝神秘和高贵的意味。

诗人在即将离开时回首望故乡,表露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他希望能够再次回到东都,享受那里的繁华和热闹。这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追求功名和社会成功的向往。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通过对牡丹花园和离别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繁华之地的思念和向往之情。它展示了唐代文人士子离乡背井的心情,同时也抒发了对家乡和过去生活的怀念之情。这首诗词既有个人情感的表达,也带有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的寄托,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令狐楚,字壳士,宜州华原人。贞元七年及第,由太原掌书记至判官。德宗好文,每省太原奏,必能辨楚所为。数称之,召授右拾遗。宪宗时,累擢职方员外郎、知制诰。皇甫镈荐为翰林学士,进中书舍人,出为华州刺史。镈既相,復荐楚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穆宗即位,进门下侍郎,寻出为宣歙观察使,贬衡州刺史,再徙太子宾客,分司东都。长庆二年,擢陕虢观察使。敬宗立,拜楚为河南尹,迁宣武节度使,入为户部尚书,俄拜东都留守,徙天平节度使,召为吏部尚书,检校尚书右僕射,进拜左僕射,彭阳郡公。开成元年,上疏辞位,拜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赠司空,谥曰文。集一百三十卷,歌诗一卷,今编诗一卷。

诗词推荐

霜纨如月胜吴纱,仿佛蟾宫路未赊。涤暑自宜斟瑞露,凭虚谁肯乞飞霞。荒城蔓草生萤火,古濑西风起浪花。梦里仇山归未得,竹篱茅屋趁溪斜。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敕局同寅旧,雌堂屡肯过。故人今有几,朝士更无多。问信书犹湿,相望鬓已皤。忽闻埋璧痛,薤露不成歌。

才本无多老更疏,功名已负此心初。镜湖夜半闻新雁,自起吹灯读汉书。

潮水来,岩头没。潮水去,矢口出。

似见不见目愈衰,欲堕不堕齿更危。谁令汝年八九十,常欲强健宁非痴!目昏大字亦可读,齿摇犹能决濡肉。若知用短百无忧,此理正如夔一足。蒙胧臲卼俱有味,笑侮莫听傍人喙。但令孙曾能力耕,一饱不妨还美睡。

无轻舴艋舟,始自鸱夷子。双阙挂朝衣,五湖极烟水。时游杏坛下,乍入湘川里。永日歌濯缨,超然谢尘滓。

闲馀何处觉身轻,暂脱朝衣傍水行。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惊。

照彻离微造化根,纷纭出没见其门。游神劫外问何有,著眼身前知妙存。虎啸萧萧岩吹作,龙吟冉冉洞云昏。南泉点破时人梦,要识堂堂补处尊。

老氏有至言,所贵知我稀。鄙夫急自衒,岂复择所归!君看珠在渊,草木借光辉;所以古达人,怀玉被褐衣。吾庐大泽中,岁苦水半扉。朱门固自好,我亦未必非。

惊尘急雪满貂裘,泪洒东风别宛丘。又向邯郸枕中见,却来云梦泽南州。暌离动作三年计,牵挽当为十日留。早晚青山映黄发,相看万事一时休。(柳子厚《别刘梦得》诗云:皇恩若许归田去,黄发相看万事休。〔此注二句诗,上句为柳诗,下句为刘诗,东坡误记,合二为一。〕)

绝境慰人心,谁家住玉岑?乱云生翠窦,密雪洒青林。高阁临空豁,孤亭隐邃深。定知非俗士,橹急不容寻。

百年老树半边枯,众卉难攀觉太孤。欲进素馨交茉莉,奈渠浪蕊欠根株。

何家笼饼须十字,萧家炊饼须四破。老夫饥来不可那,只要鹘仑吞一个。诗人一腹大於蝉,饥饱翻手覆手间。须臾放箸付一莞,急唤龙团分蟹眼。

早负经纶志,居然欲起家。持身惟孝友,告后尽忠嘉。位望隆青琐,文章在白麻。忍闻埋玉树,四海共惊嗟。

麒麟丹青了无梦,香火因缘已成癖。一堂风冷自分明,谁撮虚空强摹画。蔬食眠烹均一茹,笑取菅麻视缯帛。风幡自作此分别,蛛挂一丝犹可惜。大千元不一毫隔,何处往来劳辔策。冥鸿远矣方控弦,一筹银丝好看客。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扬花撩乱绕烟村,感触离人更断魂。江上归来无好思,满庭风雨易黄昏。

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讯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红瓷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几回殢娇半醉。翦春灯、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樽前旧风味。谩余熏,空篝素被。

攜僧缓步听溪声,课仆疏筠出翠屏。泉石膏肓吾自许,余生应不愧山灵。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