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提刑毅甫送茶

炰羔煮饼渐宜秦,愁绝江南一味真。
健步远梅安用插,鹧鸪金盏有余春。

作品评述

《次韵提刑毅甫送茶》是一首宋代晁补之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炰羔煮饼渐宜秦,
愁绝江南一味真。
健步远梅安用插,
鹧鸪金盏有余春。

译文:
炖煮嫩羔配以煎饼,逐渐适合秦地风味。
愁苦消失于江南的美食中,只剩一种真实的滋味。
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远,安然地插入梅花之间,
鹧鸪鸟倒金色酒杯,还有余春的芳香。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美食和自然景色的美妙结合。诗人晁补之以炖煮嫩羔配以煎饼的方式,描述出秦地独特的风味。他认为江南的美食能够使人忘却愁苦,尽情享受美味,这种滋味是真实而纯粹的。诗人描绘了自己轻快的步伐,远离尘嚣,与梅花为伴。最后,他提到鹧鸪鸟倒满金色的酒杯,象征着余春的芳香,寓意着美好的时光还有余味。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美食、自然和时光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他以食物为媒介,表达了对江南美食的喜爱,并将其与秦地的风味相对比。作者通过诗词将美食与愁苦相对照,传达了一种消除忧愁、享受人生的情感。在诗的结尾,描绘了自己与梅花的相伴,以及鹧鸪鸟倒满金色酒杯的场景,给人以愉悦和满足的感觉。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美食、自然和时光的美好,给人以愉悦和想象的空间。

作者介绍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去此林篁蔽,出兹溪谷深。倍能明病眼,顿觉洗尘襟。问隐平生志,依僧夙昔心。危亭已无迹,断刻尚堪临。

年来佛法带譊讹,十卜干千不较多。寄语东林略抬手,看伊眼脑是如何。

漫家郎亭下,复在樊水边。去郭五六里,扁舟到门前。山竹绕茅舍,庭中有寒泉。西边双石峰,引望堪忘年。四邻皆渔父,近渚多闲田。且欲学耕钓,于斯求老焉。

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纵以大衍数,终日数不足。数得足,无不足,碧眼黄头,口哑舌秃。

上辛兹摄事,瑞祝本通天。自此春秋笔,还书大有年。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庙算张良独有馀,少年逃难下邳初。逡巡不进泥中履,争得先生一卷书。

玉玺相传舜如尧,壶春堂上独逍遥。唐虞盛事今寥落,尽卷清风入圣朝。

父母之邦岂复雠,人情至此乃可忧。刺史县令方坐视,久矣肉食无远谋。崇墉可当天设险,烟火惊奔无一点。可怜缩手俱就毙,不见一夫来袭掩。清晨诸家好音至,说贼回戈马回辔。玉帛子女既充{左牛右刃},捆载而归乃真退。妻孥向来便伸眉,将军凯旋亦班师。身长八尺剑三尺,缓带轻裘

玉阳峰下学长生,玉洞仙中已有名。独戴熊须冠暂出,唯将鹤尾扇同行。炼成云母休炊爨,已得雷公当吏兵。却到瑶坛上头宿,应闻空里步虚声。

谁为风光管合离,绿阴芳草日相随。此身百丈牵三峡,吾道千钧系一丝。力戒荡舟君子适,志期学圃小人迟。平生客气消磨尽,醉固佳哉醒亦宜。

夏令更新,春归奏动。秧田铺翠,麦陇翻云。日犹舒暖,风已来熏。目击道存如不委,更饶一喝主宾分。

雁飞不断楚天长,云路霜林级级黄。何处人烟有墟落,北风高垅散牛羊。

簿领文书千笔秃,公庭嚚讼百虫鸣。时从退食须臾顷,喜听邻家讽诵声。观海诸君知浩渺,学山他日看崇成。暮堂吏退张灯火,抱取鲁论来讲评。

比来缁侣颇言文,局促啁啾宁足论。私地蛙鸣徒聒耳,长沙国小仅回身。

爷娘把笔祝功名,四十衣衫半是尘。倦去引杯成独啸,儿阁失学未须嗔。

病骨栾栾瘦转加,秋风怯傍小窗纱。萧然丈室维摩观,一炷清香到日斜。

危石才通鸟道,空山更有人家。桃源定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

朝霭藏晖,客袍惊暖,天巧无意。杳杳谁知,包含造化,忽作人间瑞。儿童欢笑,忙来花下,便饮九春和气。急拿舟,高人乘兴,江天助我幽思。缤纷似翦,峥嵘如画,莫道冬容憔悴。恍象含空,尘无一点,疑在天宫里。酒楼酣宴,茶轩清玩,且待桂花来至。有馀光,明年待看,明红暗翠。

一雨全清去路尘,石城风物话临分。了无狱讼劳官长,賸有江山奉使君。楼上今谁能和曲,鼻端那复可挥斤。吾人莫道知音少,千里欢谣入听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