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雷僧

留官莫去且徘徊,官有白茶十二雷。
便觉罗川风景好,为渠明日更重来。

作品评述

《赠雷僧》是宋代晁说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雷僧的赞赏和留官的期望,同时也展示了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重返的期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留官莫去且徘徊,
官有白茶十二雷。
便觉罗川风景好,
为渠明日更重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留官莫去的劝告开头,表达了作者对雷僧的劝留之情。雷僧可能是一位僧人,而留官则指的是不要离开官职。接下来的一句“官有白茶十二雷”描绘了雷僧所拥有的十二种名贵的白茶,这是对雷僧地位和财富的赞美。

接下来的两句“便觉罗川风景好,为渠明日更重来”表达了作者对罗川风景的赞美和对雷僧重返的期待。罗川可能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作者通过观赏罗川的风景,感受到了它的美好。为了再次欣赏这美景,作者期待雷僧明天能够再次回来。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雷僧的赞美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词传递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重返的期待。

作者介绍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我名公字偶相同,我屋公墩在眼中。公去我来墩属我,不应墩姓尚随公。

数年铁甲定东瓯,夜渡江山瞻斗牛。今日朱方平殄后,虎符龙节十三州。

食箪虽薄尚羹藜,且喜今朝酒价低。一棹每随潮上下,数家相望埭东西。团团箬笠偏宜雨,策策芒鞋不怕泥。应笑漆园多事在,本来无物更谁齐?

身依吴寺老,黄叶几回看。早讲林霜在,孤禅隙月残。井通潮浪远,钟与角声寒。已有南游约,谁言礼谒难。

转地倾荆水,连天涨洞庭。势疑吞郡邑,怒欲辟雷霆。

姓字不须通,从来号放翁。月明登暑雪,木落过秋风。处处题僧壁,时时卧钓篷。始知侯万里,未必是英雄。

竹色覆禅栖,幽禽绕院啼。空门无去住,行客自东西。井气春来歇,庭枝雪后低。相看念山水,尽日话曹溪。

汉殿初呈楚舞时,月台风榭镇相随。如何牛女佳期夕,又待銮舆百子池。

曹溪一路透泥丸,只在丹田上下间。解使金翁媒姹女,朝云暮雨满巫山。

日暮池已冰,翩翩下凫鹜。不怕池中寒,便于冰上宿。

举一不得举二,放过一著落在第二。遇贵则贱,遇贱则贵。筑著磕著,没处回避。南岳天台去路通,君向西兮我向东,风从虎兮云从龙。牛起簸箕别处舂,熨斗煎铫不同。

过苑中官排辨时,江梅初绽两三枝。春寒呵手晨妆罢,帘外人内从驾迟。

夕阳归路后,霜野物声干。集鸟翻渔艇,残虹拂马鞍。刘桢元抱病,虞寄数辞官。白袷经年卷,西来及早寒。

八月芦沟风路清。短衣孤剑此飘零。苍龙双关平生恨,只有西山满意青。尘扰扰,雁冥冥。因君南望涌金亭。还家胜买宜城酒,醉尽梅花不要

社近频逢雨,春深却喜晴。畲烟傍山起,神鼓隔林鸣。客驻观农饁,儿归遗母羹。丰年多乐事,何以报时平?

偶对先生尽一樽,醉看万物汹崩奔。优游共我聊卒岁,肮脏如君合倚门。只恐掉头难久住,应须倾盖便深论。固知严胜风流在,又见长身十世孙。(戣,字君严;戡,字君胜。退之志其墓云:孔子世卅八,吾见其孙,白面长身。今君亮四十八世矣。)

头风初愈喜身轻,书卷时开觉眼明。养熟犬鸡随坐起,性灵乌鹊报阴晴。韭菘飣餖春盘好,芝术簁和腊药成。自笑衰残杀风景,灯时不拟入重城。

仙苑春风几奏名,三千年实结初成。曾将一点枝头血,换得灵云两眼睛。

卧闻雨吼是潮奔,直恐横舟堕海门。凡百可疑多若此,万今千古共谁论。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