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陌上桑》
拼音和注音
qiǎn lì qián zhì wèn , wèi shì shuí jiā sh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谁家:1.何家﹐哪一家。@2.谁﹐何人。@3.何处。4.怎样。@5.怎能。6.为什么。7.甚么。8.甚么东西。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日出东南隅,照我西北楼。
楼上有好女,自名秦罗敷。
罗敷贵家子,足不踰门枢。
性颇喜蚕作,采桑南陌头。
上枝结笼系,下枝挂笼钩。
堕髻何缭绕,颜色以敷愉。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故绸缪。
少年见罗敷,袒裼出臂韝。
樵者忘其薪,刍者忘其刍。
来归但怨怒,且复坐斯须。
使君自南来,驻我五马车。
遣吏前致问,为是谁家姝。
罗敷小家女,秦氏有高楼。
西邻焦仲卿,兰芝对道隅。
罗敷年几何,十五为人妇。
嫁复一年馀,力桑以作苦。
孰与使君俱,使君复为谁。
蚕桑所自娱,小吏无所畏。使君一何迂。
罗敷他人妇,使君他人夫。
东方千馀骑,夫婿在上头。
左右三河长,负弩为先驱。
何用识夫婿,飞盖随高车。
象牙为车轸,桂树为轮舆。
白马为上襄,两骖皆骊驹。
青丝为马靷,黄金为辔头。
腰中千金剑,自名为鹿卢。
起家府小吏,拜为朝大夫。
稍迁郡太守,出入专城居。
月朔朝京师,观者盈路衢。
为人既白晰,鬑鬑有髭须。
四十尚不足,三十尚有馀。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