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朱熹的《饮清湍亭石上小醉再登昼寒》
拼音和注音
yún shān hé zā hái shēng wù , xuě jiàn bēng téng nù hǒu lé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怒吼:(动)猛兽发威吼叫。比喻海水、狂风等发出的雄壮、洪大的声音:海水~。[近]咆哮。
云山:1.云和山。2.高耸入云之山。3.远离尘世的地方。4.天蚕土豆所著玄幻小说《斗破苍穹》中的重要配角。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原诗
水边今日共传杯,多谢殷勤数子来。
三伏炎蒸那有此,百年怀抱顿能开。
云山合匝还生雾,雪涧崩腾怒吼雷。
却恨苍屏遮远日,凌风直欲跨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