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余野立

文书聊却扫,耳目且恢张。
海大水归往,山深云退藏。
春雷温也厉,晦月闇而间。
万象相关处,悠然兴味长。

作品评述

《公余野立》是宋代诗人曾丰的作品。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同时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诗意:
《公余野立》通过对大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观察和感悟。诗中描述了文书已经完成,聊天也已经打发完了,此刻诗人站在广阔的原野上,耳目恢复了敏锐,感受到大海的波澜已经退去,山峦的云雾也已经散去。春雷虽然柔和却又显得威猛,晦月在黑暗中若隐若现。万物相互关联,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情舒畅,兴致长久。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了一幅大自然的景象,给人以广阔开阔的感觉。诗人以极简的语言,通过描写文书的完成和聊天的结束,打破了诗人在尘世琐事中的束缚,回归到自然的怀抱中。大海的波涛退去,山峦的云雾消散,给人一种静谧和宁静的感觉。春雷的温柔和晦月的昏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的各种变化和对于生命的感悟。诗人感受到自然界的万象,体味其中的联系和变化,从而激发了他的兴趣和情感。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意象,将自然界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融为一体,给人以深远的思考和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观察和思考。诗人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变化和联系,表达了他对于生命和世界的感悟。整首诗以其简练的文字和深远的意境,给人以诗意悠长的感受,引发人们对于自然界和生命的思考。

作者介绍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白紵舞女杨花轻,玉笙学得悲风鸣。烂然繁星上华檠,凉苑夜宴风气清。美人酒半妆脸明,宝钗绾髻歌欲倾。良宵人人愿君醉,岂问遍谁得君意,君其欢娱至万岁。

山路联翩十日阴,晚晴剩喜得幽寻。残红犹有数枝在,涨绿真成一倍深。泉响佩环鸣闇壑,月明珠璧散疏林。归来寂寞钟初动,羞向孤灯说壮心。

南风霏霏麦花落,豆田漠漠初垂角。山边夜半一犁雨,田父高歌待收获。雨多萧萧蚕簇寒,蚕妇低眉忧茧单。人生多求复多怨,天工仈尔良独难。

山入春江雨不收,江寒得傍翠云裘。谁家山影风帆转,误作梨花一段愁。

乐天诗句本嘲诙,那有人从碧海来。五百年间逢好日,披榛来访此崔嵬。

羞作太真妃帐,宁为屈大夫裳。帝赏此花高节,别赐一名拒霜。

郊原初过雨。见败叶零乱,风定犹舞。斜阳挂深树。映浓愁浅黛,遥山眉妩。来时旧路。尚岩花、娇黄半吐。到而今,唯有溪边流水,见人如故。无语。邮亭深静,下马还寻,旧曾题处。无聊倦旅。伤离恨,最愁苦。纵收香藏镜,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念沈沈、小阁幽窗,有时梦去。

巷底萧萧绝市尘,供愁疎雨打黄昏。悠然一曲泉鸣调,烧了夜香深闭门。

征人草草尽戎装,征马萧萧立路傍。尊酒阑珊将远别,秋山迤逦更斜阳。白髭兄弟中年后,瘴海程途万里长。曾向天涯怀此恨,见君呜咽更凄凉。

我见刘颍川,昏困不暇寐。忽还便娟儿,白日思寝被。此头各未白,相逢当有地。讵惜草草别,但嗟言负意。是时菊正花,迸散青铅泪。摇策如骑电,到国何容易。莱衣媚家府,芳樽延国士。相知问阿侬,为言只尔耳。

日中一饭蒙头睡,黄叶堆门莫扫除。夜半枕前师子吼,起来烧却野狐书。

丞相催人急放舟,舟中儿女泪交流。淮南渐远波声小,犹见扬州望火楼。

茂松修竹昼阴阴,涧水幽流一径深。未必山中无外事,须知静躁总因心。

今夕定何夕,对此山苍然。偷生经五载,幽意独已坚。微阴拱众木,静夜闻孤泉。唯应寂寞事,可以送余年。

蘅臯驻马独依依,寄恨微波带减围。泪迹不成双玉箸,身轻谁赋六铢衣。穿针静夜星榆出,摆手清晨雪絮飞。目断风簾旧巢燕,新看先傍杏梁归。

浮萍踪迹。又作南东□□客。不奈秋阳。一似朱明赫赫光。惊雷叱雨。料是阿香怜逆旅。好个凉天。称我前程步步便。

半夜沉清影,宵残犹伴吟。已甘垂树杪,由得挂天心。淡色迷蓬户,馀光映宿禽。谁家伤早别,凝思共沉沉。

阅世真成一梦阑,尘埃谁复共开颜。辛壬癸甲常为客,南北东西只问山。萦树远云高作盖,护田流水曲於环。秋风送我江边寺,准拟如今到处闲。

天公胡为不自怜,结土融石为铜山。万人探斫富媪泣,只有金帛资豪奸。脱身献佛意可料,一瓦坐待千金还。月华三火岂天意,至今茇舍依榛菅。僧言此地本龙象,兴废反掌曾何艰。高岩夜吐金碧气,晓得异石青斓斑。坑流窟发钱涌地,暮施百镒朝千锾。此山出宝以自贼,地脉已断天应悭。

转山五七里,涉磵十百所。碎石铁蒺藜,锐石木龃龉。岂但行人难,亦复念我马。水涸尚自可,况乃值过雨。正月春气动,江南异北土。崖溜一已滴,奔湍怒如鼓。缅怀十载前,荆蜀及湓渚。大阃走铃檄,杂遝混民旅。此驿既已废,十步九榛莽。军行不赍粮,所至赖钞掳。中产得几家,迁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