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颜生见寄

阙然车马不闻音,行路艰危已备更。
求舍问田真得计,临流据石有余清。
江山满目开新卷,韦杜诸人得细评。
闲处著身容我老,忙中见记识君情。

作品评述

《答颜生见寄》是宋代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车马行驶无声音,
路途崎岖已做好准备。
寻找居所与农田,真正得到了计策,
靠岸坐在石头上,清澈之余。

江山尽收眼底,展开新的篇章,
韦、杜等文人们给予细致评价。
宁静之处展现我年老的容颜,
在忙碌中见到你对知识的热情。

诗意:
《答颜生见寄》这首诗词传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诗中描述了车马行驶时无声无息的场景,暗示着作者对世俗喧嚣的超越和内心的宁静。行路的艰险使作者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准备和对未来的信心。通过求索和努力,他找到了理想的居所和农田,得到了成功的计策。诗中的江山景色展现出一幅壮丽的画卷,同时也引发了韦、杜等文人的细腻评价,展现了作者在文学领域的成就和认可。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宁静的环境中展示老去的容颜,同时在忙碌之中感受到了与颇有见识的友人的深情交流。

赏析:
《答颜生见寄》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受。通过描绘车马行驶无声的场景,诗人传递出对世俗喧嚣的超脱,展现了内心的宁静和远离尘嚣的态度。行路的艰险使作者更加坚定自己的准备和信心,表现出不畏困难、坚持追求的精神。诗中的求舍问田和临流据石表达了对稳定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向往,体现了对安定与清澈的追求。

江山满目开新卷,揭示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和对社会进步的希望。韦、杜等文人对他的作品给予细致评价,显示了作者在文学领域的成就和受到的认可,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影响力。

最后,作者在宁静之处展现自己的老去容颜,表达了对岁月流转的接纳和对人生阅历的积极态度。忙中见记识君情,表明作者在忙碌的生活中仍然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交流的热情。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质朴的形象展示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抒发了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它引发读者对内心世界的思考,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的宁静与美好。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诗词推荐

往日江村今物华,一回登览一悲嗟。故人殁后城头月,新鸟啼来垄上花。卖剑钱销知绝俗,闻蝉诗苦即思家。谢公古郡青山在,三尺孤坟扑海沙。

案上一琴书数卷,不须此地有笙歌。厌居市井观天小,喜到君家见月多。叶满地飞随步履,鹤於人熟听吟哦。明朝也向山上去,手把松枝养太和。

贡余自合到侯王,谁遗甘芳入苋肠。野客惊看龙凤銙,家人学试蟹鱼汤。题来谏议三封印,分到尚书八饼纲。尽洒从前腥腐气,时时浇取简编香。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空山草木固能长,迩日曾经剪伐荒。一笑为渠成解说,政防妨我步斜阳。

诗是同不址杯水,明经谈笑博青紫。两石争如识一丁,长枪得胜毛锥子。夫君稽古岁月深,雕虫童习素所耻。奋身刀剑亦借径,未能免俗聊尔耳。朝来免胄翰墨场,妙发穿杨三昧矢。神人换鼻许正郎,朱衣点头相行季。仙霞绝顶雪漫天,快上扶折九万里。明春跃马白玉京,都人争看龙烧尾。

广大楼阁,门户不扃。了事衲僧,未行先到。且到后如何,眼不见为净。

析骸易子守孤城,六万惟馀四百人。生道杀民民不怨,千年庙食尚如新。

兰舟终日漾莲溪,少女如花锦袖低。含笑折来流水畔,红妆两两镜中啼。

芳草铺香晚岸晴,岸头含醉去来行。僧归岳外残钟寺,日下江边调角城。入浙孤帆知楚信,过淮疏雨带潮声。如今未免风尘役,宁敢匆匆便濯缨。

周公制乡礼,无有相通佐。鼎肉送子思,烝豚出阳货。交亲随高低,岂问小与大。自従此礼衰,伏腊有饥卧。乡人慕古俗,酬酢等四坐。东邻遗西舍,迭出如蚁磨。宁我不饮食,无尔相咎过。相従庆新春,颜色买愉和。

澹泊修行不肯行。常忧冻馁逞多能。岂知饱暖欲性生。且恁寂寥潇洒过,休迷尘事与华荣。常清常静大丹成。

斗柄指回一性,璇玑斡转双关。滔天洪浪雪华翻。中秋夜,江月晃重山。独步上星坛。剑光横宇角,逼人寒。五灵仙子抱青鸾。飞入华胥阆苑

不去奔波办过年,终朝酩酊步颠连。几声街爆轰难醒,那怕人来索酒钱。

传之失真,体之而神。明白智圆而有照,清虚理极而无身。心萌法法,影落尘尘,一段精光华上春。

六年惠爱及黎甿,大府论功俟陟明。尺一诏书天上降,二千石禄世间荣。新添画戟门增峻,旧蹑青云路转平。更待皇恩醒善政,碧油幢到郡斋迎。

忧国耻为睁眼瞎, 挺身甘上断头台。 一舟风雨寻常事, 曾自枪林闯阵来。

蟪蛄切切风骚骚,芙蓉喷香蟾蜍高。孤灯耿耿征妇劳,更深扑落金错刀。

望斜杨袅翠,帘试卷,小红楼。想鸾佩敲琼,鸾妆沁粉,越样风流。吟怀自怜豪健,洒云笺、醉里度春愁。有唱还应有和,纤纤玉映银钩。犀心一点暗相投。好事莫悠悠。便有约寻芳,蜂媒才到,蝶使重游。梅花故园憔悴,揖东风、让与杏梢头。况是梅花无语,杏花好好相留。

草间蟋蟀动秋吟,偏感羁栖旅念深。功业岂关双鬓事,年来白处已通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