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雨应祷

夜半溶深四面遮,云峰推起阿香车。
只今陇上夸多麦,谁为丘中赋有麻。
喜见绿针初剌水,笑渠青笠趁烧畲。
偶然精祷诚非昧,应有欢娱田舍家。

作品评述

《四月雨应祷》是宋代袁说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四月的雨应该祈祷,
深夜里四面都被遮掩,
云峰推起了阿香车。
如今陇上的麦子夸耀丰盛,
谁能为这坡地间的麻作赋诗?
喜欣见到绿针初次刺破水面,
笑看那青笠的人趁着烧田耕作。
偶然间的精祷并不是虚假的,
应该有田舍家的欢乐与娱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四月的场景,诗人袁说友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和农田生活的美好。诗词开篇以四月的雨为主题,诗人认为这样的雨应该值得祈祷。接着,诗人描述了夜晚的景象,四面被深夜的黑暗所遮掩。然后,以云峰推起阿香车的形象,描绘了山间的云雾缭绕,形成了宛如仙境的景观。

接下来,诗人转向农田的景象,他描述了陇上丰收的麦子,并提问谁能为坡地上的麻写出优美的诗篇。这里,诗人用麦子和麻来象征农田的丰收和劳动,表达了对农民劳动的赞美和思考。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农田中的欢乐和娱乐。绿针初次刺破水面,是指农田中嫩绿的幼苗初次冒出地面,这是丰收的象征。而青笠的人趁着田地烧焚后进行耕作,展示了农民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勤劳的精神。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对农田丰收和农民劳动的赞美,以及对田舍家庭欢乐和娱乐的向往。诗人运用了富有意境的语言,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四月田园的美丽景色中,感受到了大自然和农田生活的魅力。

作者介绍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爲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爲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东南此去几时归,倦鸟孤云岂有期。断送一生消底物,三年光景六篇诗。

犹记春风庭院,桃花初识刘郎。绿腰传得旧官腔。自向花前学唱。锦瑟空寻小袖,翠衾尚带余香。一番拈起一思量。又是桃花月上。

天地一閒检,园林数亩春。认苗谙药性,养果护花身。社友同疏饭,邻儿笑野巾。空庭维老马,不出动经旬。

贞观得奇士,子孙宅荆土。一家五百口,六世同所处。

风鸣槁叶未辞枝,雨湿疏梅欲弄姿。地下一阳应蹀躞,世间浑未有人知。

蝉咽庭槐泣素秋,几行新雁度南楼。天边莫看如钩月,钓起新愁与旧愁。

高楼月似霜,秋夜郁金堂。对坐弹卢女,同看舞凤凰。少儿多送酒,小玉更焚香。结束平阳骑,明朝入建章。

一曲新腔紫玉箫,护晴檐幙窣兰桡。柳迷远近花张锦,小泊危红第六桥。

翠阴丛竹转山腰,忽听一声婆饼焦。想见故园春社近,杏花消息雨连朝。

小枝圆熟枣累累,短绿尖新麦透泥。父老随车说丰岁,相公何苦出关西。

极知秋旱已难医,所喜阴云匆四垂。毕竟不成檐半滴,辛勤枉费雨千丝。

满城新绿障清尘,景物回环付大钧。无奈垂杨千万结,织成幽恨付残春。

松菊径勿荒,政欲善锄治。参商菅蒯中,高韵自超异。区别虽少勤,宝此吾臭味。勿言大钧中,与彼同一气。

罢修儒业罢修真,养拙藏愚春复春。到老不疏林里鹿,平生难见日边人。洞桃深处千林锦,岩雪铺时万草新。深谢名贤远相访,求闻难博凤为邻。

报我新诗疾转舠,论文始信赖薰陶。追风定见骥千里,鸣野今闻鹤九皋。看剑为君倾薄酒,张弓何日畏春醪。不烦更问珊瑚树,旧绣年来拆海涛。

远山学得修眉翠。看眉展、春愁无际。雨痕半湿东风外。不管梨花有泪。西园路、青鞋暗记。怕行入、秋千径里。一春多少相思意。说与新来燕子。

凯入同高宴。饮至均多祜。昔往歌采薇。今来欢杕杜。善战惟我皇。胜之不窥户。推毂授神谟。余壮终能贾。浩荡金罍溢。周流玉觞傅。

翰林职在明光里,行乐诗成拜舞中。不待惊开小桃杏,始知天子是天公。

乐府多传之。惜其止叙藩方宴游之盛,而不及皇都。真隐居士用韵以补其遗。霞霄丹阙,瑞霭佳气,青葱如绮。才半月、东君雨露,无限韶华生宝砌。渐向晚、放烛龙掀舞,周币红蕖绀蕊。况对峙、鳌峰赑屃,不隔蓬莱弱水。圣主有乐升平意。引芝华、双辇凝翠。纷万俗、歌谣弦管,声混莺

衡州有贤牧,吾党更监州。事作盐梅济,殊非泾渭流。斯民均受赐,治状各推优。看即蓬山上,联翩两校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