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孟浩然的《广陵别薛八(一题作送友东归)》
拼音和注音
shì yǒu bù dé zhì , xī xī wú chǔ ji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得:1.不可能;不允许。2.得不到;找不到。
吴楚:春秋·吴国与楚国。泛指春秋·吴·楚之故地。即今长江中、下游一带。指汉高祖分封的吴·楚诸侯国。指吴地和楚地。比喻不同区域。
不得志:不得志bùdézhì谓志愿不能实现或欲望不能满足老五认为教民办学校是自己不得志
得志:(动)志愿实现(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小人~。[反]失意。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原诗
士有不得志,栖栖吴楚间。广陵相遇罢,彭蠡泛舟还。樯出江中树,波连海上山。风帆明日远,何处更追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