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金和赵良嗣

未见燕铭勒故山,耳闻殊议骨毛寒。
愿君共事烹身语,易取皇家万世安。

作品评述

《使金和赵良嗣》是宋代马扩的一首诗词。诗中言道未见燕铭勒故山,无法亲眼目睹毛遂自荐之事,但耳闻赵良嗣卓越之才华令人肃然寒毛。诗人希望赵良嗣能够毛遂自荐,为国家效力,并以此来实现皇家万世安宁的美好愿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未曾见到燕铭勒故山,
只是听说赵良嗣资质出众,
令人心悸寒毛直竖。
希望你能够向皇室自荐,
为国家效力,
实现皇家万世安宁的美好愿景。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赵良嗣的欣赏和期望。诗人未曾亲眼目睹赵良嗣的才华,但通过耳闻得知其过人之处,令人感到敬畏。诗人希望赵良嗣能够毛遂自荐,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和稳定。整首诗意深刻,表达了对才能和忠诚的渴望和赞美,体现了诗人对国家荣光的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质朴的语言,传达了对赵良嗣和整个国家的祝愿和期望。以毛遂自荐的故事为背景,诗人透过赵良嗣的才华和忠诚,希望能够推动国家的繁荣和稳定。诗人的情感真挚,语言简练,使整首诗词显得朴实而有力。同时,诗词揭示了诗人对国家利益和皇家安宁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

作者介绍

马扩(?~一一五一),字子允。徽宗宣和中多次以閤门宣贊舍人使辽、金。五年(一一二三)转武功大夫,和州防御使,坚持抗金。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七),奉信王榛命自庆源五马山向朝廷请援,命爲河北应援使,改枢密都都承旨兼知镇江府。三年,夺职永州安置。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许自便。二年,爲河南二广安抚司都统制兼参议官,因议论不合弃官归。三年,爲江淮荆浙诸军事都督府参议官。四年,復枢密都承旨。五年,爲沿江制置使。七年,知鼎州。八年,爲荆湖南路马步军都总管。十一年,和议成,罢领祠禄。二十一年卒。着有《茅斋自叙》、《续自叙》等,已佚。事见《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繫年要录》有关各卷。

诗词推荐

飘零吾道在,安处即为家。夜雨生浦叶,秋风到蓼花。貌添平日瘦,学悟少年差。白足閒相问,蕉溪一供茶。

直以心为佛,西来说最高。始知周孔外,别自有英豪。

小鸡距短双翅垂,广场勇门无所施。清晓长鸣独先众,朝者恃此能知时。星河满天月光白,东望扶桑悄无色。一声高兴耳目醒,四远群阴俱避易。陋巷人疏烟火稀,永夜沈沈钟鼓微。闻之徐起就盥栉,颠倒不复忧裳衣。君家迥居北城曲,阿阁岧峣日鸣玉。萧萧风雨得司晨,不使无功吸君粟。

今日汉家探使回,蚁叠胡兵来未歇。春风渭水不敢流,总作六军心上血。

一炷心香洞府开,偃松皱涩半莓苔。水清无底山如削,始有仙人骑鹤来。

如何杀一妇,能致旱三年。妇孝无知者,知之惟老夫。

屋角羲娥转两轮,今朝水帝又司辰。山家尝稻知良月,野径寻梅见小春。一岁坐看除得尽,百年正与死为邻。谁能思许无穷事,闭合开炉但饮醇。

花头素片剪成冰,叶背青琼刻作棱。珍重儿童轻手折,绿针剌手却渠憎。

小队黄衫簇绛灯,春来几度出郊行。桃花结子杨花尽,只有蘼芜满路生。

万里飞来为客鸟,曾蒙丹凤借枝柯。一朝凤去梧桐死,满目鸱鸢奈尔何。

六曲朱阑瞰碧虚,淡烟秋水接平芜。展开风月添诗料,装点江山归画图。举足便堪驰驷马,折腰何必问双凫。当年庾亮今还在,定约楼前醉一壶。

嗟予兀兀何施为,学无异意唯传师。尝言先圣所述作,人事而已亡他岐。安知步步有天道,繄我丘师能识之。春秋下应三千岁,雅颂周流十二支。阐幽大传与隐旨,图写转匝成圆规。劳兄示我复教我,一字不晓如痴儿。文侯听乐唯恐卧,今我幸免指目皮。丘明子夏言不及,我兄所得何神奇。

醉中记得新翻谱,土苴梁州笑石州。火急归来传好事,为渠一洗世间愁。

东坡太白两诗翁,诗到庐山笔更锋。倒挂银河分一脉,擘开玉峡出双龙。天孙织锦机全别,仙子裁云手自缝。界破青山安用洗,涴他瀑布却愁侬。

才兼文武播雄名,遗爱芳尘满洛城。身在行台为仆射,书来甪里访先生。闲游占得嵩山色,醉卧高听洛水声。千里相思难命驾,七言诗里寄深情。

千骑踏清霜,东游古道场。灵笼山骨秀,风引水声长。晓日依稀暖,寒花取次香。后随吹管急,空谷答宫商。

宣父穷玄奥,师襄授素琴。稍殊流水引,全辨圣人心。慕德声逾感,怀人意自深。泠泠传妙手,摵摵振空林。促调清风至,操弦白日沈。曲终情不尽,千古仰知音。

江郊车马满斜晖,争趁南城未阖扉。要识梅花无尽藏,人人襟袖带香归。

北伐虽全赵,东归不王秦。空歌拔山力,羞作渡江人。

相知出肺腑,非旧亦非亲。每见云霄侣,多扬鄙拙身。即期扶泰运,岂料哭贤人。应是随先帝,依前作近臣。平生任公直,爱弟尚风尘。宅闭青松古,坟临赤水新。官清仍齿壮,儿小复家贫。惆怅天难问,空流泪满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