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梅圣俞杏花

谁道梅花早,残年岂是春。
何如艳风日,独自占芳辰。

作品评述

《和梅圣俞杏花》作品评述:《和梅圣俞杏花》出自 le_cha诗词大全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华莺编玉,文螭液金。颂德摛英,扬徽嗣音。紫幄天开,翠华日临。几几年年,如周太任。

剪彩池边杨柳条,垂金拂翠逞春娇。不知亡国多遗恨,犹自风前舞细腰。

南游何所为,一箧又空归。守道安清世,无心换白衣。深溪猿共暮,绝顶客来稀。早晚还相见,论诗更及微。

半夜黄天荡,楼船雪浪中。当年草檄客,今日负樵翁。

闲亭清憩觉情优,四顾岚光景色幽。湍玉飞帘侵座冷,璇源本自接天流。

漠漠轻阴送幽讨,梅柳之间春正好。万古烧痕青未了,一片湖光白如扫。永怀雨露涵三秀,颇恨风尘遮五老。松根啸咏欲忘归,可惜长瓶卧芳草。

少年荡子有黄金,投赠明珰结两心。不得良媒终不肯,一春风雨洞房深。

幽慵不觉耗年光,犀柄金徽乱一床。野客共为赊酒计,家人同作借书忙。园蔬预遣分僧料,廪粟先教算鹤粮。无限高情好风月,不妨犹得事吾王。

荆卿雄骨化为尘,燕市应无共饮人。能脱鹔鹴来换酒,五湖赊与一年春。

岁晚谁同涧谷槃,一牛呼犊野烟寒。村如有雪荞花白,山未著霜桐叶丹。是处丰登茅店酒,老夫閒散竹皮冠。醉归更草郊居赋,传与诗人作画看。

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别後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锺。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後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自分男儿未着鞭,龙驹伏枥更多年。张仪舌在堪谋国,阮籍途穷只问天。弹铗空歌云梦句,焚香静读楚骚篇。吟魂常绕江湖上,莫道闽中无杜鹃。

白鸥自倚占深湾,亦有幽人此照颜。岂但襟斯非世俗,要知吟啸夺天悭。江天见处从教阔,松竹栽成不要删。我若赋诗君为写,绝人翰墨高闲。

一株闲伴霜陵桥。斜倚东风学舞腰。游子寻春骏马骄。欲魂销。和雨

算来七十五重阳,无酒今朝对菊黄。记得苏杭船上坐,一番醒眼咏诗章。

员多阙少铨曹病,陛下用人多择令。公今秩满代未除,召节盍来人侧听。我知天意从民欲,要暖袴襦饱餐粥。遂令局促滞腾骧,百里孰如天下福。我官白下未识公,谣俗往往闻其风。坐移不作趋走怕,政喜官曹退食同。我尝从容听公说,劳心抚字催科拙。昔人如此号循良,叹息今时异途辙。

盆里盛野泉,晚鲜幽更好。初活草根浮,重生荷叶小。多时水马出,尽日蜻蜓绕。朝早独来看,冷星沈碧晓。

虚堂庇风雨,结构不务壮。外饰无髹髵,置物况容长。开箧药剂灵,拈棋白黑抗。阶花澹亦夭,庭石碧交向。出门鸟雀喧,燕处物我丧。吴俗夸有素,佛徒移相尚。独能守质静,坐以矫流宕。棲之果自喜,何须山海上。

世事从头数,时机触眼奇。山灵莫留客,大厦要人枝。

不禁清瘦怯风霜,远信先凭驿使将。楼上笛声吹旧曲,鉴中人面学新姜。飘零院宇仍多思,点缀帘栊亦自香。留与春风共流转,凭谁试与祝东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