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有一即有二,有三即有四。
一二三四五,有亦何妨事。
如火能烧手,要须方便智。
若未解传薪,何须学钻燧。

作品评述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有一即有二,
有三即有四。
一二三四五,
有亦何妨事。
如火能烧手,
要须方便智。
若未解传薪,
何须学钻燧。

诗意:
这首诗词的意境比较抽象,可以从中体会到作者对于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观察和思考。诗中表达了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即一物必有二,一事必有二,一事物的存在必然引发其他事物的存在,这是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随后,作者提到了一二三四五,暗示了这种联系和作用的延续性和连续性,没有界限和终点。作者通过这种表达,传达出一种对于事物世界的宏观观察和洞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世界的连续性和无限性,体现了王安石的哲学思维和对于宇宙万物的洞察。诗中通过一二三四五的重复,强调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表达了一种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同时,通过火烧手和传薪学燧的比喻,寓意着在处理事物时应该灵活变通,善于运用智慧,遵循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事物间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于智慧运用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揭示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运行规律,展现了作者对于宇宙的洞察和思考,具有一定的哲学意味,也可以引发人们对于宇宙和人生的深入思考。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松柏有佳色,矫矫涧欲涯。要经鸾凤棲,岂怨人迹遐。匠石初未逢,千岁甘枯槎。万牛送明堂,亦不以自夸。奇物固落落,念此毋叹嗟。君看蒿蓬茂,正足供鸣蛙。深根忍霜雪,生意日已嘉。终然拔青云,勿虑岁月赊。

向晚横吹悲,风动马嘶合。前驱引旗节,千重阵云匝。单于下阴山,砂砾空飒飒。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阁。

四十发已白,百谋无一成。林泉有夙志,芝朮寄晚程。人间好山水,往往尽经行。辄忌堕圭组,所至欲有营。卧龙胜兰若,曩游惬平生。苍茫紫翠间,藤萝路回萦。上方攀跻迥,遐瞩襟宇宏。风飒秋岭瘦,云护晓泉明。汲甘漱芳润,撷香佩华英。境迷烟霞痼,道豁人鬼盲。是时驾言旋,濡毫

本自无家可得归,云边有路许谁知。溪光摇落西山月,正是仙潭梦断时。室里千花罗网,梦中七宝莲池。踏得西归路稳,更无一点狐疑。

故箧开缄一怆情,断缣残幅尚知名。翩翩戏鹊如相语,汹汹惊涛觉有声。柳暗正当烟未歛,花穠仍值雨初晴。百年手泽存无几,虫蠹尘侵秖涕横。

阿母蟠桃下记春。长沙星里寿星明。金花罗纸新裁诏,具叶傍行别绶经。同龙子,祝龟龄。天教二老鬓长青。明年今日称觞处,更有孙枝满谢庭。

楚楚芳荪诗样清,翠苗低护小峥嵘。一泓功借幽根润,六月能令凉意生。雁荡浑如梦边事,龙湫顿觉眼中明。閒窗坐对思无限,何日随君绕涧行。

吾爱元紫芝,清介如伯夷。辇母远之官,宰邑无玷疵。三年鲁山民,丰稔不暂饥。三年鲁山吏,清慎各自持。只饮鲁山泉,只采鲁山薇。一室冰檗苦,四远声光飞。退归旧隐来,斗酒入茅茨。鸡黍匪家畜,琴尊常自怡。尽日一菜食,穷年一布衣。清似匣中镜,直如琴上丝。世无用贤人,青山

方拥使君节,驾言自东还。又闻白丞相,怀绂出九关。遂纵大船去,欲追讵能攀。已喜所寄径,幽寻足溪山。仍夸越西部,迥在云林间。屋瓦遍高下,青苍更回环。穿路竹枭枭,鸣沙水潺潺。会有樽酒适,每需庭讼闲。况席鼓琴旧,政行故非艰。岁暮当趋召,驰归复玉班。

祗说清谈晋业虚,兰亭之乐后来无。一时人物已陈迹,千古山林空画图。钟带夕阳来远寺,碑和春风卧平芜。昭陵玉匣犹难保,笔意从谁认鼠须。

然有怀,借韵作一首。晓凉散策,恨西风不贷,一池残绿。谁与冰轮捴玉斧,恰好今宵圆足。树杪翻光,莎庭转影,零乱昆台玉。荡胸清露,闲须浇下醽醁。休问湖海飘零,老人心事,似倚岩枯木。万里亲知应健否,脉脉此情谁属。世虑难产,天高难问,倚遍阑干曲。不妨随寓,买园催种松

湖南堂宇深,湖北林亭远。不作过湖桥,两处那相见。

蠲除一倍台符下,权借三分督檄传。赖已夺麾耕垄上,不然伏锧徇军前。

塞空春意总分明,桃李无言却混成。刚被幽禽知此意,风前拈出两三声。

有大人,曰铁牛。绛人甲子不能记,曾识庖栖兽尾而蓬头。见炼石之女补天漏,涿鹿之帝杀蚩尤。上与伊同相幼主,下与孔孟游列侯。衣不异。粮不休,男女欲不绝,黄白术不修。其身备万物,成春秋。故能后天身不老,挥斥八极隘九州。太上君,西化人,自谓出于无始劫,荡乎宇宙如虚舟

今日常行恻隐心。幽微玄妙要人侵。双垂云袖舞琼林。水里搜寻木上火,火中营养水中金。云朋霞友作知音。

幽幽庭下草,悟悦有禅味。君看红紫场,纷纭乱人意。

嗟我论交重,相知照胆明。十年离合地,今日死生情。惊定心犹碎,悲来小独倾。绝怜江上梦,一一话生平。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拜垅忽生寒食心,应缘春入感啼禽。泪沾宿草根仍冻,马立荒沙迹已深。野老辍耕风料峭,山房开昼日阴森。归鞍却望原头路,幂历轻烟物景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