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李觏的《野人》
拼音和注音
cūn luò cāng máng bàn cǎo máo , lù wú chē zhé shuǐ wú qiá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苍茫:(形)空旷;迷茫;没有边际:暮色~。
车辙:车轮辗出的痕迹道口两侧的人流、车流汇成一片。
村落:(名)村庄;农民聚集居住的地方。[近]村寨。[反]城镇。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原诗
村落苍茫半草茅,路无车辙水无桥。婚姻取足唯春茧,盐酪归来待晚樵。
一样宽衣疑效古,几人华发未经徭。
相逢不会寒温语,借问官家合是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