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

漫漫复凄凄,黄沙暮渐迷。
人当故乡立,马过旧营嘶。
断雁逢冰碛,回军占雪溪。
夜来山下哭,应是送降奚。

作品评述

《塞上》

漫漫复凄凄,
黄沙暮渐迷。
人当故乡立,
马过旧营嘶。
断雁逢冰碛,
回军占雪溪。
夜来山下哭,
应是送降奚。

中文译文:
无边无际的黄沙,朝夕愈发模糊。
人们应当立于故乡,马匹穿越旧的战营嘶鸣。
孤雁遭遇冰冻的沙碛,归军占据着被积雪覆盖的溪流。
夜晚来临,山下传来哭声,疑是为送降奚而哀悼。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塞外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边塞军民的辛苦和离乡之苦。诗人通过描写黄沙、旧营、断雁和积雪的场景,展现了边塞地区的荒凉与孤寂,以及战争带来的伤痛和不安。

诗中的"漫漫复凄凄"揭示了边塞地区的广袤与荒凉,黄沙的暮色渐渐迷离,增添了一种迷茫和无助的氛围。"人当故乡立,马过旧营嘶"表达了人们对故乡的思念和渴望,马匹经过旧的战营时发出的嘶鸣声也显现出军队行军的辛苦和压抑。

诗中的"断雁逢冰碛,回军占雪溪"描述了孤雁在冰封的沙碛中遭遇障碍,回军占据了被积雪覆盖的溪流。这些描写暗示了边塞战争的残酷和艰难,以及军队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与奋斗。

最后两句"夜来山下哭,应是送降奚"传达了夜晚山下传来的哭声,暗示了人们对降附敌军的奚族人的哀悼。这句诗可能还隐含着对命运的无奈和边塞战事的悲壮。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景物的描写和隐喻的运用,刻画了唐代边塞地区的凄凉和边军士兵的艰辛。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边塞战争所带来的痛苦和不安的深切感受,展现了边塞生活的残酷和边军士兵的忠诚与坚韧。

作者介绍

王建,婺源(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曾知鄂州崇阳县。事见清道光《婺源县志》卷一五。

诗词推荐

十年湖海,叹潘郎憔悴,无心云阁。强起登临惊暮序,目极清霜摇落。散发层阿,振衣千仞,浩荡穷林壑。B879寥无际,镜天收尽云脚。长啸声落悲风,想沧洲万里,当年归约。回首区中无限事,此意谁同商略。欲驾飞鸿,翩然独往,汗漫期相诺。滞留何事,坐令双鬓如鹤。

重阳节

天涯离二纪,阙下历三朝。涨海虽然阔,归帆不觉遥。惊波时失侣,举火夜相招。来往寻遗事,秦皇有断桥。

重阳节

碧潭藏老龙,夜半水底吟。激飞寒空露,凄动幽人心。

重阳节

怀人玉树向风前,明月中秋动隔年。胜处杯中忘尔汝,几回纸上落云烟。已能命驾来吴苑,未许回舟指霅川。顾我从来无此客,渔蓑那得恋江边。

重阳节

过尽青山唤渡船,晚窗洗脚卧僧毡。剩偿平日清游愿,更结来生熟睡缘。吞啄渐稀如老鹤,鸣声已断似寒蝉。旁观莫苦嘲痴钝,此妙吾宗秘不传。

重阳节

归去宜春春水深,麦秋梅雨过湘阴。乡园几度经狂寇,桑柘谁家有旧林。结绶位卑甘晚达,登龙心在且高吟。灞陵桥上杨花里,酒满芳樽泪满襟。

重阳节

溪流玉雪三三曲,山锁烟霞六六蜂。刘公隐后今谁继,张湛仙来不记年。

重阳节

荒斋草尽腓,薄冷暗微微。上卷新秋句,加身旧葛衣。窗疏留堕叶,檐浅恋残晖。来往殊相绝,都忘举似机。

重阳节

骨多肉少与梅同,老向江南风雪中。万事羞称司马好,一生不送退之穷。偶贪识字头先白,稍欲工竽面即红。说与丹青莫饶笔,肩山只合付何充。

重阳节

青松生而直,绳墨易为功。良玉有天质,少力磨与◇。子诚怀美材,但未遭良工。养育既坚好,英华充厥中。於谁以成之,孟韩荀暨雄。

重阳节

诏下忽临山水郡,不妨从事恣攀登。莫言向北千行雁,别有图南六月鹏。

重阳节

匹马向何处,北游殊未还。寒云带飞雪,日暮雁门关。一路傍汾水,数州看晋山。知君喜初服,只爱此身闲。

重阳节

回廊复阁势萦纡,四岭中涵一气虚。最爱欣欣向荣木,每来相见不相疏。

重阳节

土室不堪处,其如瘴毒何。莫年款段马,有愧少游多。

重阳节

鸣鞘电过晓闱静。敛龙旂风定。凤楼远出霏烟,闻笑语、中天迥。清光近。欢声竟。鸳鸯集、仙花斗影。更闻席曲瑶山,升瑞日、春宫永。

重阳节

鲸牙鲲鬣相摩捽,巨灵戏撮天凹突。旧山风老狂云根,重湖冻脱秋波骨。我来谓怪非得真,醉揭碧海瞰蛟窟。不然禹鼎魑魅形,神颠鬼胁相撑挟。

重阳节

孺子祠堂插酒旗,游人那解荐江蓠。白鸥欲下还惊起,曾见陈蕃解榻时。

重阳节

乍到园亭清处。面面此君忘去。把酒挹幽人,仰止七贤高趣。吴语。吴语。弗见满城风絮。

重阳节

甲长神京冠,王封异姓优。风云开杰阁,水月转芳洲。种玉阶庭盛,挥金族绪周。诸郎自持橐,衮衮尚公侯。

重阳节

潜龙初九。九五飞龙群无首。大哉乾元。物物亨纯得自然。性相以近。道显诸仁藏诸用。精粹含光。神易穷通没定方。

重阳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