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黄溍的《题高公画竹石》
拼音和注音
mù yè xiāo xiāo bàn yù kōng , zhú gān niǎo niǎo bù chéng có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萧萧:1.形容马嘶鸣声2.[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3.冷落凄清的样子。
不成:1.不行2.不行3.用在句末,表示推测或反问的语气,前面常常有“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袅袅:(形)①形容烟缭绕上升:炊烟~。②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或女子体态轻盈:垂柳~|~婷婷。③形容声音婉转,悠扬不绝:余音~。
竹竿:1.砍下来的削去枝叶的竹子。2.竹子的主干。3.指竹子。
黄溍
一字文潜,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原诗
木叶萧萧半欲空,竹竿袅袅不成丛。
绝怜意匠经营处,都在风烟惨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