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觏少章寄寂斋

臣门如市心如水,汉宫解识尚书履。
形若槁木心死灰,东郭子綦初隐几。
明珠走盘丸走坂,性不迁迁常止止。
蚍蜉战声如雷霆,渠自纷纷相我尔。
达人大观观万有,区中狭隘真一眯。
磨坚涅白自古然,不必饮牛憎洗耳。

作品评述

《秦觏少章寄寂斋》是宋代李廌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臣门如市心如水,
汉宫解识尚书履。
形若槁木心死灰,
东郭子綦初隐几。

明珠走盘丸走坂,
性不迁迁常止止。
蚍蜉战声如雷霆,
渠自纷纷相我尔。

达人大观观万有,
区中狭隘真一眯。
磨坚涅白自古然,
不必饮牛憎洗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寄托情怀的方式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思考和触动。诗人以自己为视角,通过描绘身处朝廷的境遇,表达了对权谋和虚伪的厌恶。

第一句“臣门如市心如水”,形象地展现了朝廷的喧嚣和权力的纷争,而诗人则以一颗平静如水的心态面对这一切。第二句“汉宫解识尚书履”,尚书是朝廷官员的代称,诗人认为了解尚书的行径就能看透朝廷的虚伪和权谋。

接下来的两句“形若槁木心死灰,东郭子綦初隐几”,形容诗人自己的状态。他感叹自己的心境如同枯木一般死灰般冷漠,仿佛东郭子綦那样初次隐退时的心境。

接着的两句“明珠走盘丸走坂,性不迁迁常止止”,表达了诗人对权力追逐的厌倦和对沉浸在权谋中的人们的嘲讽。他认为这种追逐是毫无意义的,只能在一个个坡道上奔波,却无法真正改变自己的本性。

“蚍蜉战声如雷霆,渠自纷纷相我尔”这两句意味深长,表达了诗人对尘世争斗的看法。他认为那些微不足道的争斗声音犹如雷霆般轰鸣,但实际上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蚍蜉在彼此争斗,对整个世界并无真正的影响。

“达人大观观万有,区中狭隘真一眯”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有智慧的人应有的境界和眼光。他认为真正的达人应该具有广阔的视野,能够看到世界的万象,而不被狭隘的区域所束缚。

最后两句“磨坚涅白自古然,不必饮牛憎洗耳”是诗人对自己态度的宣言。他认为自己的坚持和纯洁不需要通过借助外力来证明,不需要像洗耳一样去消除对虚伪的厌恶。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凭借鲜明的意象和抒发真情实感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权谋和虚伪的厌恶以及对追求真实和纯洁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通过描绘朝廷的喧嚣、权谋的虚伪以及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尘世的洞察和人生的反思。整首诗旨在呼唤人们保持真实、纯洁的内心,超越狭隘的利益追求,追寻更高尚的境界。

作者介绍

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巖集后》)、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爲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以文章受知苏轼。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苏轼知贡举,得试卷以爲廌作,置之首选,而是科廌竟下第,所以轼有“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还迷日五色”(《送李方叔下第》)之叹。后再举亦失利,遂绝意仕进,定居长社。徽宗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有《济南集》(一名《月巖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八卷,其中诗四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常见高人说,犹来不偶然。致身同槁木,话道出忘诠。长啸仙钟外,眠楂海月边。倘修阴姹姹,一望寄余焉。

七泽茫茫千里间,王师堠前初见山。西子嵯峨高髻拥,东邻娇小秀眉弯。背襄阻郢开肩背,大野青天豁面颜。独立东风看平楚,少年双鬓欲成斑。

胶庠推博洽,州县著廉平。人物万夫物,山川千古英。虬髯横意气,猿臂郁功名。一掬同年泪,西风浩荡情。

世人之所悦,多在纷华间。毛仙得趣处,白云满青山。飞楼俯空旷,登眺长怡颜。迹与云俱高,心与云俱闲。八极梅真人,乘云相往还。我亦懒出岫,时归坐云关。清吟抱幽独,何当共凭栏。

自笑儒衣世法疏,穷愁何日得伸舒。一从挟策来燕地,几拟陈情乞鉴湖。风雨凄凄鸿雁瘦,雪霜凜凜鹡鴒孤。湘江楼上无憀甚,不见吴山似画图。

去年河南归故地,今年朔方兵又起。血牲面埋曾几时,无乃奸盟神不喜。嗟尔万人来远荒,岂无战士伤金疮。封疆万里尚越境,金帛露积犹多藏。国家弥文今尚武,已碎铜山铸铜虎。勿矜突骑饮长河,肃慎燕陲吾北土。且知成功俱自天,天心可卜因丰年。但令三钱博斗米,任尔自枕干戈眠。

高桐凌紫霞,修篁拂碧云。吾常居其间,自号桐竹君。不解倣俗利,所希脱世纷。会交但文学,启谈皆典坟。

浙水秦淮度十霜,官清谁薄简编香。春来怪底鸟乌乐,归去喜同灯烛光。身近广寒犹内热,手遮赫日却心凉。只愁初踏江边路,封土累然似斧堂。

西域去中土,荒径无人开。谁眩武皇意,极力致龙媒。汗血竟何用,空闻悔轮台。茂陵土花碧,石马秋风哀。悠悠数世后,引得金仙来。

身为女子,志似男儿。悟来跳出门儿。道上搜寻,恋其美女娇儿。性似孤云野鹤,世尘缘、不惹些儿。真脱洒,便堪称,比个大丈夫儿。认正本来清净,农农字疑误何须,谓认虎儿龙儿。也不整理离坎,姹女婴儿。无为大功成就,产一个、无相人儿。阳纯了,便得与,太上做儿。

相逢交未深,一笑便生春。松作四时友,窗无半点尘。诗囊为活计,廛隐着吟身。似此知音者,江湖能几人。

此日足可惜,心事正崔嵬。江淮踏遍,经岁相识定谁来。每向酒边长叹,更向花边长笑,意虑叵能猜。邂逅忽相遇,有客在尘埃。脱儒冠,著武弁,太多才。笔墨争似,钩戟容易到云台。余子何须转手,便把平生胸臆,勇去莫徘徊。事业上金石,人世自欢哀。

绿荫凉尊俎。映双旌、飞翻新带,日边恩露。千里湖山添鲜碧,玉宇光浮眉妩。料范老、应难独步。君亦胸中兵十万,把甘霖、小小春东楚。江上早,一犁雨。赤城霞起连天姥。有丹经、亲曾密授,八篇奇语。道骨仙风骑鲸客,合侍红云帝所。且画戟、清香时度。散入邦人箫鼓里,恰春留、

山北山南草木青,杜鹃入夜不堪听。月明一种相思处,遥见天边婺女星。

短袴长衫白苎巾,咿咿月下急推轮。洛阳路上相逢著,尽是经商买卖人。

大阿罗汉宾度罗,奉持末後如来印。日中一钵千家饭,处处作佛事饶益。以我身心五分香,作光明云雨大千。取火燃香世界主,能遍法界唯心办。

乾坤万事上眉端,寂历东风独倚栏。白发余春能几醉,绿阴细雨不多寒。香飘苔迳花谁惜,影落沙鹤泉自看。碧眼野僧知我意,素琴携就竹西弹。

曾以诗书化蜀人,更恢文教大江垠。诸生亦有如何武,争咏三章转上闻。

昔日山前寺,兵余扫地空。汝今能协力,真是宝林通。

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沈沈千里。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不恋单衾再三起。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