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郡累年俄及知命聊以言志

南国疑逋客,东山作老夫。
登朝非大隐,出谷是真愚。
气直惭龙剑,心清爱玉壶。
聊持循吏传,早晚□为徒。

作品评述

《守郡累年俄及知命聊以言志》是唐代诗人羊士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南国疑逋客,东山作老夫。
登朝非大隐,出谷是真愚。
气直惭龙剑,心清爱玉壶。
聊持循吏传,早晚□为徒。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羊士谔守郡多年的心境和人生感悟。他自称是南国的逋客,比喻自己在官场上游移不定,感到迷茫。而他选择在东山隐居,过起了老年的生活。他并不认为自己能够成为朝廷的重要人物,认为自己是真正的愚者。他自愧气度不如龙剑,但他的心境清明,热爱世俗之外的宁静和安逸。他只是从事着平凡的官吏工作,希望能够以此传承前人的遗志,并在早晚的时光里做一名普通的徒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作者的内心体验和人生态度。羊士谔自称是南国的逋客,表达了他在官场中游移不定、迷茫的心情。然而,在东山隐居后,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认识到登上朝廷并不是真正的隐士生活,反而是一种世俗的追求。他选择远离喧嚣,过起了老年人的宁静生活,心境变得清明起来。他坦然地承认自己在气度上不如龙剑,但他喜爱宁静和美好的事物,比如玉壶。他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官吏,但希望通过坚持前人的遗志,传承下去,并在未来的时光里继续学习和成长。

这首诗词展示了羊士谔对生活的深思和对追求宁静、清明心境的向往。他通过自我反省,选择了远离世俗的生活方式,并表达了对平凡工作的珍视和对前人智慧的敬仰。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给人一种淡然从容、追求内心平静的美感。

作者介绍

羊士谔(约762~819),泰山(今山东泰安)人。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後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与韩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称。著集有《墨池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羊士谔的思想追求

  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

  他在文学观点上主张明道致用。他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以“道”为内容,为本质,以“文”为形式,为工具。特别重视道统的修养,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在对待“道”与“文”的关系上,主张既要重“道”,又要重“文”,认为“文”固然要服从于“道”,但非“有德者必有言”,并且列举了许多例子说明“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能言之士哉”,指出:“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所谓“事信言文”,就是内容要真实,语言要有文采,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羊士谔的籍贯考证

  河南洛阳是羊氏一处世居地。曹魏、西晋及北魏均于洛阳建都,羊氏出仕者皆尝居此。晋初羊祜更赐葬地于洛阳。由是之故,一部分羊姓子孙遂定居于此城。据《羊祉墓志》记载:北魏羊氏居宅建于洛阳城之徽文里。隋代羊玮、羊本等人卒后都归葬洛阳,说明当时羊族已多视洛阳为故乡。唐代诗人羊士谔,虽题署乡贯为“泰山”,但实居洛阳,他尝作有《过三乡望女几山早岁有卜筑之志》诗,其欲卜居之女几山,即去洛阳不远(今属河南宜阳)。根据江苏淮安《羊宗史志》的记载:洛阳羊氏的世居在“洛阳县东安乐乡”,淮安羊氏便系出于洛阳。除了汝、洛两支,南阳(今河南南阳)羊姓也颇有声名。

羊士谔的评价

  擅长委婉含蓄地表达女子情怀,如献衷心: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双脸上,晚妆同。闭小楼深阁,春景重重。三五夜,偏有恨,月明中。情未已,信曾通,满衣犹自染檀红。恨不如双燕,飞舞帘栊。春欲暮,残絮尽,柳条空。如此间景间情,曲曲折折、层层深入地揭示人物惜春怨别的内心感受。重视歌词的形式,也重视歌词的内容,只是他认为,曲子词主要是为上层社会游乐歌唱用资羽盖之欢的,词是艳曲,而文人词又不同于民间词。这种主张有进步意义,也有局限,但它却代表着部分词人的看法,他们的创作实践也与此基本一致。

诗词推荐

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

紫房丹萼旋辞春,素瑟悲多不忍闻。暮雨便从巫峡散,馀香犹上魏台分。魂销南浦波空绿,望绝长门日易曛。翠被已空桃檝远,自今搔首更离群。

花下一壶酒,定将谁举杯。雪英飞落近,疑是故人来。

素娥睡起,驾冰轮碾破,一天秋绿。醉倚高楼风露下,凛凛寒生肌粟。横管孤吹,龙吟风劲,雪浪翻银屋。壮游回首,会稽何限修行。今夜对月依然,尊前须快泻,山头鸣瀑。吸此清光倾肺腑,洗我明珠千斛。只恐婵娟,明年依旧,衰鬓先成鹄。举杯相劝,为予且挂团玉。

志在冥鸿上,舟行白鹭群。水花明晚色,诗态蔼春云。独立兴三叹,孤斟为十分。锦囊曾不惜,还遣野人闻。

万金家书寄中庭,牍背仍题双掩并。不知千里寄底物,白泥红印三十瓶。瓷瓶浅染茱萸紫,心知亲宾寄乡味。印泥未开出馋水,印泥一开香扑鼻。江西山间黄习衣,纯绵被体白如脂。偶然一念堕世网,身???雨翼那能飞。误蒙诸公相殂豆,月里花边一杯酒。先生与渠元不疏,两年眼底不见渠

家家轳辘络丝声,竹杖芒鞋取次行。村笛牧羊烟欲暝,农歌秧稻雨初晴。随瓶沽得酒堪醉,就野挑来菜可羹。此是田家真况味,吾曹借取片时清。

葛玄功行满三千,白日骖鸾上碧天。留得旧时坛宇在,后人方信有神仙。

天如水,月如钩。正新秋。月影参差人窈窕,小红楼。如今往事悠悠。楼前水、肠断东流。旧物忍看金约腕,玉搔头。

白布衫宽乌角巾,谁知曾扈属车尘。行婆内翰共邻曲,田父拾遗相主宾。设苜蓿盘殊菲薄,沽茅柴酒半漓淳。直令爵齿如荀爽,晚节依然愧逸民。

伊昔岂无旱,赫日流金石。伊昔岂无水,巨浸连天白。未若去岁风,飘忽几终夕。时方属新秋,稻子半黄赤。倏然卷地来,一扫不遗力。但觉田亩空,不见仓箱积。余祸及吾民,来春有饥色。巡门粥妻子,不足充贵籴。往往成流离,有家归不得。我方还里闾,正值此艰厄。有心怀拯救,不寐

江侯乐山水,誓卜山水居。游戏天目道,箬帽跨蹇驴。村童习识之,拍手知且呼。行行不知顾,心与山水俱。于兹且几年,所得应有余。云胡不知厌,要予写诸图。昔者少壮日,戏墨谩妻奴。今衰眼目暗,笔砚久已疏。书来不得谢,督迫畴敢徐。图成不自识,浓淡恣所如。云深雾莫测,中恐

朱崖云日高,风浪无晨暮。冥冥翠龙驾,今复在何许。

其陋。独鄱阳董毅夫过而悦之,有卜邻之意。乃取归去来词,稍加概括,使就声律,以遗毅夫。使家僮歌之,时相从于东坡,释耒而和之,扣牛角而为之节,不亦乐乎为米折腰,因酒弃家,口体交相累。归去来,谁不遣君归。觉从前皆非今是。露未晞。征夫指予归路,门前笑语喧童稚。嗟旧

丈人屋上乌,人好乌亦好。人生意气豁,不在相逢早。南京乱初定,所向邑枯槁。游子无根株,茅斋付秋草。东征下月峡,挂席穷海岛。万里须十金,妻孥未相保。苍茫风尘际,蹭蹬骐驎老。志士怀感伤,心胸已倾倒。

瓜步妖氛灭,昆冈草树青。终朝空望极,今日送君行。报政秋云静,微吟晓月生。楼中长可见,特用灭离情。

护犊横身立,逢人揭尾跳。(题水牛,见《纪事》)

玉徽十三,维以寓声。支郎何心,写脂粉情。汉冢春青,塞霜晓白。千年之悲,表此遗墨。

风摧秀林木,色变附蓝丝。

平地巍然起一峰,历山西畔隔湖东。势侵云汉千寻直,影落烟村四面同。龙窟正当螺髻顶,僧居端在画图中。邦人不独资观赏,旱岁为霖更有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