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欧阳修的《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拼音和注音
nà kān shū yǔ dī huáng hūn 。
翻译及意思
谢家池塘边,江淹浦的岸边,独自吟诗颂苦。怎能承受哟,黄昏时节,又飘落几点疏疏的雨滴,更何况,此时此地,又想起了远行之人。
词语释义
黄昏:(名)指日落以后到天色全黑以前的一段时间。[近]傍晚。[反]清晨。
那堪:怎堪;怎能禁受。犹言兼之;何况。
雨滴:1.以滴的形式下落的水,特别是指从云中下落的。2.雨点。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原诗
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