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宋之问的《咏笛》
拼音和注音
qiāng dí xiě lóng shēng , cháng yín rù yè qī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羌笛:乐器名。古时流行于塞外的一种笛子,长约四十余公分,最初为四音孔,后改为五音孔,可独奏或伴奏。因源出于少数民族羌族中,故称为羌笛。
入夜:(动)到了晚上:~,广场华灯齐放。
长吟:1.音调缓而长的吟咏。2.指虫鸟长声的鸣叫。
宋之问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原诗
羌笛写龙声,长吟入夜清。关山孤月下,来向陇头鸣。逐吹梅花落,含春柳色惊。行观向子赋,坐忆旧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