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适安感古二首

少陵合与古诗班,不是诗家持论宽。
风雅近来随世变,诗无可采不须官。

作品评述

诗词:《次适安感古二首》

作者:胡仲弓(宋代)

这首诗由胡仲弓所作,它包含了两首古体诗。我们将分析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次适安感古二首》的中文译文暂不提供。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人诗歌的敬意和自身对当代诗歌的看法。作者认为自己的诗歌并不如古代诗人的作品那样博大精深,也没有他们的广博见识。然而,他坚信风雅之风流近来已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因此他认为在当下的社会中创作的诗歌不需要得到官方的认可,只要具备诗意和价值即可。

赏析:
《次适安感古二首》表达了胡仲弓对古代诗歌的敬仰,并对当代诗歌的发展和审美趋势进行了思考。他认为自己的诗歌水平并不及古代诗人,但他认为诗歌的价值不在于是否得到官方的认可,而在于其内涵和意义。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文学发展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身创作的自信和坚持。

胡仲弓在这首诗中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古代诗人的敬仰和对当代诗歌发展的思考,展示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独立态度。他认为诗歌的价值在于其内在的情感表达和思想深度,而非官方认可的标志。这种对诗歌的认识和态度在宋代的文学环境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也反映了胡仲弓对自身创作的自信和独立性。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自我反思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呈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化遗产的尊重和对创作自由的追求。

作者介绍

胡仲弓,字希圣,号苇航,清源(今福建泉州)人。仲参兄。生平不见记载,据集中诗知其二赴春闱始中进士,初官县令,未几即以言事被黜。继爲绍兴府掾、粮料院官(《心泉学诗稿》卷四《寄胡苇航料院》),时间约在理宗宝祐六年(一二五八)前后(《戊午天基节口号》)。后弃官,以诗游士大夫间。有《苇航漫游稿》,已佚。《江湖后集》卷一二收其诗一百六十余首。清四库馆臣又据《永乐大典》辑爲《苇航漫游稿》四卷。 胡仲弓诗,前四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江湖后集》中之诗,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爲第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漫仕虽同官事殊,故人来往未全疏。因君时一论文字,难我穷年困簿书。

向为胡越犹怀想,况遇天仙隔锦屏。傥若玉京朝会去,愿随鸾鹤入青冥。

一展慰久阔,寸心仍未伸。别时两童稚,及此俱成人。那堪适会面,遽已悲分首。客路向楚云,河桥对衰柳。送君匹马别河桥,汝南山郭寒萧条。今我单车复西上,郎去灞陵转惆怅。何处共伤离别心,明月亭亭两乡望。

石上窪尊可置杯,石边更可著浯台。旁人不识溪山趣,将谓寻春特地来。

一个本来容,妙手应难尽。风貌清严神彩英,无意马。永永安闲也。浮利与浮名,心上何曾挂。黄鹤洞中仙子成,乘云马。出入常游冶。

四十头颅昨自知,行年懒问斗牛箕。才如昭纬甘居下,命若夏侯徒抵疑。蟠屈尚怀云雨志,坚刚犹励雪霜姿。阶前松已围三尺,一笑仍烦季主推。

已失巴陵雨,犹逢蜀坂泥。天开斜景遍,山出晚云低。馀湿犹沾草,残流尚入溪。今宵有明月,乡思远凄凄。

自说家乡古相州,白麻风旨出狂酋。中书尽出降元表,北渡黄河衣锦游。

琉璃击碎走金丹,无复神光发旧坛。时有世人来舐鼎,欲随鸡犬事刘安。

寄语江西老古锥,从教日炙与风吹。儿孙不是无料理,要见冰消瓦解时。

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文明化洽天地清,和气氤氲孕至灵。瑞雪不散抱层岭,阳谷霞光射山顶。薙草披沙石窦开,生金曜日明金井。虞衡相贺为祯祥,畏人采攫持殳戕。羊驰马走尘满道,郡邸封章开建章。君王俭德先简易,赡国肥家在仁义。山泽藏金与万人,宣言郡邑无专利。闾阎少长竞奔凑,黄金满袖家富有。

雪斋凡数种,此种出清漳。或作西斋号,南州许擅场。

梦中不知梦,但谓平常时。相与共笑言,焉问久别离。有赠若有得,及觉已失之。人生在世间,何异梦寐为。

杏花初,梅花过,时节又春半。帘影飞梭,轻阴小庭院。旧时月底秋千,吟香醉玉,曾细听、歌珠一串。忍重见。描金小字题情,生绡合欢扇。老了刘郎,天远玉箫伴。几番莺外斜阳,阑干倚遍,恨杨柳、遮愁不断。

城中五月汗沾衣,吾爱吾庐喜气微。珍簟含风来远饷,轻罗叠雪出鸣机。艾人当户佳时过,筒黍堆盘旧俗非。漫欲题诗还嬾去,老来百事与心违。

玉鏁凌空不可攀,卧听车马日三竿。以湖拜命官名散,把酒封君国号欢。父祖诗家三世将,弟兄文阵两秦难。年丰母健无馀事,长作人间谢客兰。

连夜阴云开晓景,中秋胜事偏饶。十分晴莹碧天高。台升吴岫顶,乐振海门潮。桂影一庭香渐远,四并都向今朝。宸欢得句付风骚。围棋消白日,赏月度清宵。

足谷医还验,占桑梦已灵。

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近人积水无鸥鹭,时有归牛浮鼻过。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正字不知温饱未,西风吹泪古藤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