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河阳河清济源三处之约以诗愧谢之

秋霖积久泥正滑,念念何日天开晴。
亲朋延望固已甚,衰躯怯寒难远行。
一程相去虽不远,两次讲行终未成。
二事交战乎胸中,隐几愁坐无由平。

作品评述

《负河阳河清济源三处之约以诗愧谢之》是宋代邵雍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雨连绵不停,泥泞的道路正滑溜。
心中念叨着,何时才能见到晴朗的天空。
亲朋好友远远相送,确实已经很过分了,
我已年老体衰,畏寒难以远行。
虽然相隔不远一程,但两次的旅行始终未能成功。
两个问题纠缠在我胸中,让我愁坐无法平静。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邵雍在河阳河清济源三处之约中未能达成的遗憾和忧虑。诗人描述了连绵不断的秋雨,泥泞的道路给他带来的困扰和不便。他心中渴望着晴朗的天空,但却无法如愿以偿。他感叹亲朋好友为他送行的殷切期望,但他自己已经年老体衰,因畏寒而无法远行。尽管目的地并不遥远,但他两次的旅行计划都未能实现。他内心纠结着两个问题,让他愁坐无法平静。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通过描述秋雨连绵、泥泞的道路和无法远行的困境,诗人将自己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反映了生活的艰辛和无常,以及个人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诗中的“负河阳河清济源三处之约”指的是邵雍为了与三位朋友会面而约定的旅行计划,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诗中流露出的无奈和遗憾,让读者感受到人生旅途中的坎坷和无常。诗人的抒发也带有自省之意,他以诗愧谢三位朋友的期望,表达了自己未能达到他们的期待的愧疚之情。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直接的表达方式,展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思考和情感的流露。它呈现出一种淡泊中的哀愁,表达了人生在现实面前的无奈和不易。

作者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诗词推荐

行过庐山不得上,湓江城边一惆怅。羡君山下有夷亭,千岩万壑长相向。山中李生好读书,出山作郡山前居。手开平湖浸山脚,未肯即与庐山疏。道州一去应嫌远,千里思山梦中见。青山长见恐君嫌,要须罢郡归来看。

重入修门一见春,衰容仍是卧漳滨。归来未解累囚服,挥去真同下坂轮。痛饮久无连夜醉,白头何啻二毛新。□□□□□□□,□□□□□□□。

水净偏明眼,城荒可当山。青林无限意,白鸟有余闲。身致江湖上,名成伯季间。目随归雁尽,坐待暮鸦还。

大河之曲多宽间,牧田枕倚长隄湾。乌栖鹊散隄树寂,柝木声稀宵欲阑。牧儿跨马乘凉月,历历绕群高唱发。幽情逸气生自然,往往鸣鞘应疏节。歌辞难辨野风高,似述离忧嗟役劳。徘徊不断何妨近,彷佛微闻已复遥。长川冷浸秋云白,露草翻光凝碧色。星疏河淡夜初长,展转空亭奈孤客。

有心待搦月中免,更向白云头上飞。

屋角墙隅。占宽闲处,种两三株。月夕烟朝,影侵窗牖,香彻肌肤。群芳欲比何如。癯儒岂、膏粱共途。因事顺心,为花修史,从记中书。

老眼看书暗,桑榆景渐催。文章身后贵,怀抱酒边开。灯火梦犹在,功名心已灰。客来休问字,且覆掌中杯。

雾态风姿紫府仙,直疑清夜降羊权。不知老大心灰久,香气撩人似昔年。

三阳笔新,万物资始。精诚祈天,其听斯迩。顾均雨晴,田畴之喜。如坻如京,以人百礼。

脑脂侵眼耐昏眵,诗卷犹便小字题。浪信奇方须损读,即今刮膜胜金篦。

梅花消息动江边,渐见新春换故年。莫道孤翁心似铁,夜来霜冷透青毡。

欲明此道,须遇其人。其人既遇,十倍收成。

直欲裁诗问杳冥,岂教灵化亦浮生。风林月动疑留魄,沙岛香愁似蕴情。雪骨夜封苍藓冷,练衣寒在碧塘轻。人间飞去犹堪恨,况是泉台远玉京。经秋宋玉已悲伤,况报胎禽昨夜亡。霜晓起来无问处,伴僧弹指绕荷塘。

薄露初零,长宵共、永书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

孙先生,能放下。兀兀腾腾,通真弃假。处心与、万物无私,略无些谄诈。乐清贫,得清雅。逗引灵童,惺惺洒洒。到如今、好结善缘,水云

愁烟暗鼎湖,龙驭入清都。陟降红云陛,陪歆赤帝云。亮阴真圣嗣,遗诏尽嘉谟。尚见孤臣泣,蒙知直殿庐。

水合众流同赴海,山分一岭独朝天。居高素以谦为德,日月倾心斗极边。

好花不必大,骨瘦花自小。一点春有余,万古香不了。

八月秋高战马肥,观兵郊外振天威。一声凤吹迎鸾驭,五色龙文杂衮衣。剑战横空金气肃,旌旗映日彩云飞。令严星火诸军奋,直斩单于塞上归。

早起窗前拥弊裘,鬓毛萧散冷飕飕。葵榴花发已云夏,竹树风生却似秋。骤雨乍晴双港涨,宿云初敛四山幽。客怀顿觉添萧洒,且放吟情出一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