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白居易的《与果上人殁时题此诀别,兼简二林僧社》
拼音和注音
bù xū chóu chàng cóng shī qù , xiān qǐng xī fāng zuò zhǔ r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西方:(名)①西①。②指欧美各国,多指欧洲各国和美国:~国家|~经济。③佛教徒指西天。
惆怅:(形)失意,伤感:无限~。
主人:(名)①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人民是国家的~。②接待宾客的人(跟“宾”“客”相对)。③旧时雇用仆役的人。
不须:不用;不必。
从师:(动)跟老师或师傅(学习):~学艺。
作主:作主zuòzhǔ对某件事作出决定并负全责这件事应由我作主。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原诗
本结菩提香火社,为嫌烦恼电泡身。不须惆怅从师去,先请西方作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