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杨少卿书后

端溪石砚宣城管,王屋松烟紫兔毫。
更得孤卿老书札,人间无此五般高。

作品评述

题杨少卿书后

端溪石砚宣城管,
王屋松烟紫兔毫。
更得孤卿老书札,
人间无此五般高。

诗意:
这首诗题给了杨少卿的一封书信之后。诗人以简洁的词句,描绘了一幅与文学、书法相关的景象。石砚、毛笔、书信等物品都体现了高尚的文化意义和独特的价值。诗人暗示了自己对杨少卿的敬重和赞赏,同时借物喻人,表达了对杨少卿才华出众、卓越的高度评价。

赏析:
该诗描绘了一种被书法艺术和文化陶冶的美好感受,并通过描述端溪石砚、王屋松烟和紫兔毫等文房四宝来表达对杨少卿的敬佩之情。石砚代表着诗人与书法艺术的联系,王屋松烟象征了诗人和文学的关联,紫兔毫则暗示了杨少卿的才华和独特之处。而那“孤卿"的老书札更是表达了杨少卿在文学和书法领域的高超地位,不可多得。

这首诗简洁明了,意境深远。通过对物与人的巧妙对应,诗人将对杨少卿的敬佩之情融入到对物的描绘中,增加了诗的韵味和内涵。诗人以简洁明快的笔触,表达了对杨少卿的赞美,也表达了对文化传统和书法艺术的珍视和尊重。整首诗铿锵有力,情感真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作者介绍

安鸿渐,宋初洛阳(今属河南)人(《庶斋老学丛谈》卷下)。晚年爲教坊判官(《玉壶清话》卷八)。

诗词推荐

修名宁复冀,余日苦无多。已叹堂堂去,将如寂寂何!编篱护香草,埋盎贮清波。儿戏君无笑,相从且浩歌。

端午节

秋风吹蕨薇,宫使别乡闱。中夏苍黄色,孤舟锦绣辉。勾骊龙昼偃,瑶水鸟云飞。万一回天眷,均裁大布衣。

端午节

人言礼起于太一,吾言礼止于皇机。强名皇极体何如,卓然万象中间立。流年鼎鼎三十余,古人有立君可无。克己未追颜所复,过庭犹学鲤之趋。五礼同归一中尔,何当中立而不倚。膰肉无来孔子行,皮冠不设虞人止。区区行止未足轻,扩充更可轻死生。黄垆在前始易箦,白刃垂下犹结缨。

端午节

于时阿衡,一德之书。于时尚父,犹磻之居。

端午节

先生自合饮官壶,野老端宜满眼酤。白酒酿成聊送汝,未知湿沫与江湖。

端午节

薄游废家务,待子营糗粮。庄奴不入租,报我田久荒。凌矜马到门,硉兀牛卧场。立苗苍耳根,此策殊未长。

端午节

弄月燕子矶,江水明见底。归客中夜分,橹尽钟逦迤。至今白玉光,眼花时欻起。醉吟秋钟诗,此图聊借耳。心开恍月皎,客好如酒美。画师隔前身,习气现弹指。眉宇何微茫,兀傲乃似子。坐客急捋须,此处不凡矣。放笔亦自笑,一戏复尔尔。平生澹荡人,饥饿仅免死。樽罍遥可呼,瓶罂

端午节

弃斥非高隐,林居值晚秋。风云日惨变,感彼岁月遒。秀蔓依檐槁,陈叶当窗投。晚花弄余秀,畦菜枝新柔。闲居妙观物,贫贱吾何忧。寂念师竺瞿,齐物信蒙周。

端午节

臂头长命缕,百结更双蟠。怕有痕生肉,教依玉钏宽。

端午节

寂寞幽斋暝烟起,满径西风落松子。远公一去兜率宫,唯有面前虎溪水。

端午节

一到毗陵心更劳,冷吟闲步拥云袍。岂缘思妙尘埃少,自是风清物态高。野色疏黄连楚甸,故山奇碧隔河桥。终须愚谷中安致,不是人间好羽毛。常忆双溪八咏前,讲诗论道接清贤。文欺白凤真难及,药撚红蕖岂偶然。花湿瑞烟粘玉磬,帘垂幽鸟啄苔钱。自怜不是悠悠者,吟嚼真风二十年。

端午节

翩翩旌旆下吾邦,六邑喧传姓字香。不著一尘秋夜月,谨施三尺晓天霜。平反狱讼缧囚喜,劝课农桑惰叟忙。昨拜荆州天与幸,敢趋行幕献诗章。

端午节

人而无恒。不可以为卜筮。

端午节

玉奴梳洗罢,半面露新妆。江岸数枝影,篷窗一罅香。横披含晓色,卧对压春芳。庚岭几多力,剡溪方寸长。萧然临水月,即之贯冰霜。老出墨池手,清入诗人肠。孤梢亚篱落,全树嗤玉堂。故旧解后见,隽永约略尝。熏羞篆鼎供,醉梦纸帐傍。赖君润色工,着我怀袖藏。太繁厌易启,所取

端午节

闻道边城苦,今来到始知。羞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黠虏犹违命,烽烟直北愁。却教严谴妾,不敢向松州。

端午节

晓光晴影正曈曨,转眼还惊日过中。芳草岸头人渡水,洛阳影里鸟呼风。

端午节

树形万怪石千奇,我亦曾行亦有诗。焉得一官如长吏,出郊长是看山时。

端午节

路长春欲尽,歌怨酒多酣。白社莲塘北,青袍桂水南。驿行盘鸟道,船宿避龙潭。真得诗人趣,烟霞处处谙。

端午节

云间赵盾益可畏,渊底武侯方熟眠。若无一雨为施泽,直恐三伏便欲然。算商酤酒有底急,束带坐曹真欲颠。平生不解作热客,且复饱食窥陈编。

端午节

落木长亭独客回,蹇驴聊可当驽骀。还山须种千株杏,等待仙华道士来。

端午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