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边贡的《迎銮曲二十首和刘希尹之作(其八)》
拼音和注音
yún zhōng dì zi sān qiān quē , hǎi shàng xiān rén shí èr lóu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十二:1.十分之二。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三千:《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2.泛言数目之多。3.指三千大千世界。
云中:1.云霄之中,高空。常用指传说中的仙境。2.高耸入云的山上。喻尘世外。3.比喻朝廷。4.古郡名。原为战国赵地,秦时置郡,治所在云中县(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汉代辖境较小。有时泛指边关。5.古云梦泽。6.山名。
仙人:神话中指长生不老并且有种种神通的人。
海上:海边;海岛。指湖滨。指上海。犹言沪上。海面上。
帝子:帝子dìzǐ帝王的子女
十二楼:1.指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居处。2.泛指高层的楼阁。
边贡
边贡(1476 ~1532)字庭实,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边贡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原诗
羽盖霓旌晓出游,绀霞红日映江流。
云中帝子三千阙,海上仙人十二楼。